《解剖列车》读书笔记 书名:《解剖列车》 作者:Thomas W.Myers 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第三版 译者:关玲/周维金/瓮长水 出版年:2015-4-22 页数:334 该书是一本关于肌肉筋膜的经典著作。筋膜是结缔组织,亦即组织之间的间隔,也是组织之间的连接。筋膜由大量的水和润滑液组成,当筋膜受力的时候,筋膜就会像被挤压的海绵一样,大量出水,释放力时液体又被重新吸收进来。筋膜占人体体重的20%,其中水分占了70%。良好的姿势和规律的运动会使筋膜借助于肌肉收缩来保持水分、更新润滑液、保持组织代谢、维持弹性。筋膜脱水像没有润滑油的自行车链条一样,影响筋膜滑动,组织的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除,出现背部僵硬疼痛的现象。缺乏运动会导致筋膜结缔组织的过度增生,产生过多的胶原蛋白,例如背部变厚,使组织失去正常功能,尤其是筋膜的滑动能力,从自身长度75%的滑动距离缩减到50%。筋膜处于血液循环系统的末端,心脏最多只能提供90%的动能,让血液运输到主干道,但是一些末梢无法运动到,必须靠主动运动让筋膜滑动,血液才会到达深层末梢。 以下几点需要在阅读前特别注意: 筋膜科学现在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幼稚阶段,该解剖列车理论只是可能的理论解释之一; 筋膜对情绪压力产生的化学信号分子有缓慢但是持续的反应,也就是说倘若病灶不在表肤,请先进行心理治疗; 解剖列车理论与中医理论中的经络例如膀胱经有重合之处,但是解剖列车中的肌筋膜经线完全是从西方解剖学中发展起来的。所有的研究均是针对相同的人体,只是从两条不同的路线攀登,接近顶峰时,发现东西方走到了一起,这点毫不奇怪。 运动解剖书 1. 总论 本书的基本原理是:无论肌肉如何单独工作,它总会通过筋膜网对整体的连续性有功能上的影响。掌握该原理可以让我们清晰的理解身体的某一部位疼痛是如何由一个痛点以外的、完全沉默的部位引起。 目前有很多理疗、正骨、运动康复等疗法。我们的观察结论是:无论其对作用的解释是否会被人广泛接受,这些疗法都是有效的。当前需要的不是新疗法,而是新理论,能给实践带来指引的新理论。 近100 年来的治疗手法,就像西方500 年来的思想一样,都是以机械论和还原论为基础,亦即透过显微镜来观察事物,把事物分解成越来越小的成分,研究其各自的角色。这种研究思路源于亚里士多德,发展于牛顿和笛卡尔,导致目前身体治疗学领域充斥着杠杆、肌肉起止点的力学矢量图。达芬奇绘画时倒是没有受到肌肉骨骼机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