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方案一、评估目的1.发挥评估的鉴定和诊断功能,分阶段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学习要求,及时发现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改进方向,保证其基本学习质量。2.发挥评估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激发其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成为高素质的“三创”(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3.发挥评估的反馈和调控功能,以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为镜子,映射出广大教师、教学及学生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形成教、管、学相互拉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二、评估原则1.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2.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3.学生自我调节与辅导员、班主任指导相结合。4.以评促学与以评促教、以评促管相结合。三、评估组织评学组织工作在院教学评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学院教学评估领导小组班级评学小组夺级评估机构构成,实行学院指导、班为基础二级评估机制。1.学院教学评估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评学工作的布署、指导、协调与质量监控。2.学院教学评估领导小组由教学院长、教务办主任、学工办主任、辅导员、任务任课老师组成,负责本院评学工作的检查和落实。3.班级评学小组由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任组长和副组长,组员由班委会和团支部成员及学生代表组成,负责组织本班学生自评并对自评结果进行核实和统计。五、评估内容为全面考察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情况,评估内容设五个方面:1.学习自主性方面, 包括学习目标与规划、 完成作业情况、 读书情况、 个性化学习等。2.学习状态方面,包括出勤情况、学习状态、参加教学实践或实验情况等。3.三创活动与成果方面,包括参加三创活动情况及取得的成果等。4.学习效果方面,包括学习成绩平均绩点、国家大学外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省级考试成绩、补考或重修情况、学习成绩上升指数等。5.学习道德方面,主要包括学习活动中发扬互助协作精神情况和考场表现等,还要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素质。六、评估程序1.根据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的原则,评学分引导性评估、改进性评估和综合效果评估三个阶段,跟踪评估,依次推进,不断深化,三年不断线。即: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引导性评估。在一年级新生开学后入学教育期间,新生由学院对其进行引导讲解,并由班主任依据评学指标体系要求,帮助每位新生制定各自的学习目标与学业规划及实施步骤,并上报学院、系备案。对二年级学生进行改进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