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懒惰心理的成因及纠正懒惰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 ,缺少责任心 ,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表现。懒惰的现象在小学生表现尤为突出。新世纪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寻求孩子的全面发展,而懒惰心理就像一道城强,只有攻克它 ,才能提高还得的素质、能力,进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一、 懒惰心理的表现特点(一)懒惰的行为特点思想的懒惰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懒惰。俗话说: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小学生还小 , 如果不克服解决懒惰的不良心理和思想 , 将是贻害无穷。懒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应该做,甚至应该马上做. 可却迟迟不做 ,或硬挺过去;做事时总是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例如,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有的学生总是喜欢把他浪费在和同学聊天或看漫画书上,相反我们可以看见大多数同学都会利用这些时间做作业或看课外书或休息以便下午有精神的上课。不难看出懒惰的学生总认为自己有的时间,随意的浪费自己的时间,更甚者在写作业时边写边和同桌讲话,总是不能一鼓作气做完一件事。(二)懒惰的心理特征懒惰学生的注意力优势兴奋中心总是集中于生理性需要上。不随意或无意注意突出,有意注意不能很好的集中,且注意的稳定性不强。意识动机上表现为唤起行动的源动功能不强,或者源动力停留在物质上,没有学习或生活的心理原动力。在意志品质上表现为自觉性差,果断性不够,自制性比较弱,坚韧性缺少。二、懒惰心理形成的原因(一)主观原因1、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动机是直接拖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学习动机具有引发学习行为的激活作用,趋势学生采取一系列的学习行为进行学习。缺乏学习动机的孩子往往学习懒散、无精打采,听课时注意力分散,不愿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经常走神。对于课后的作业更是采取懒散的态度,不愿做作业,不愿复习。从而这一类孩子也就成了班级的懒学生。2、依赖性强依赖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妨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现在的家庭多是一个孩子,父母在宠爱孩子的同时,忽略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二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从父母的依赖中得到了好处,更是变本加厉的什么也不做。从而形成了懒惰的心理。懒惰又使他们更加的依赖。他们在家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在社会上依靠其他人。这种依赖性和懒惰就形成了恶性循环。3、意志力薄弱意志力薄弱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坚持到底。课堂上,听不懂就不听;做作业,越到难题就放弃;做家务,遇脏就不做。 这样的孩子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