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1 守住宁静的心灵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我开始思考这个话题,是在和学生对话的过程中,陡然发现学生的言语间多了几分浮躁、迷惘,少了一些理性和乐观。出于教育者的敏感,我有意识地关注这个问题。后来,由学生而社会,关注的面也不断地拓宽。于是,在一派平静祥和的社会表象下,我越来越觉得这个话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和价值。下面,我借用三首古诗作为标题,分三个层次说一说我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和大家交流。(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晋)陶渊明《饮酒》诗之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快得让人心躁,让人疲惫,让人无所适从,让人找不到心灵的家园。放眼当今社会,有人为养家糊口,往返于北上南下、劳碌奔波;有人为追名逐利,热衷于迎来送往、觥筹交错;有人为消闲自在,沉溺于麻将、扑克等游戏之中。总之,在市井的繁华、喧器的热闹、笑容的洋溢之中,心灵的空间被挤得满满当当,很难有宁静的空隙。不管我们愿不愿承认,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于追求嘈杂的浮华,已经缺失了内心弥足珍贵的宁静。而缺失了心灵的宁静,就必然造成心态的失衡,于是一系列问题就随之而来,乘隙而入。一、心态的失衡有害于自身的健康。心态失衡最显示性的表百度文库2 现是牢骚满腹,睁眼全是社会的阴暗面,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对不起他,没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牢骚太盛防肠断” ,虽然“肠断”的现实不一定出现,但心情长期悲观抑郁会让一个人疾病缠身,难以自拔。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癌症病人和一个感冒患者同时到一家医院就诊,结果医生弄错了诊断书,于是两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年以后,原本的癌症患者病症好转,而原本的感冒患者却撒手人寰。故事的结果极具戏剧性,却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生活的首要保障。我们还可以看看我们的周围,就不难发现,所谓的工作劳累、抑郁、失眠等引发的疾病,大多是我们的心态失衡所致。我们大多不是“身累” ,而是“心累” ,是失衡的心态拖垮了我们的身体。二、心态失衡有害于我们的事业。心态失衡必然导致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变形,这样就会产生信念的动摇,这就好比拉车,一旦拉车人对方向有了怀疑,要么消极怠工,不思进取;要么调转车头,倒行逆施。无论哪种情形都会有害于我们的事业。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凡是牢骚满腹的人,有哪个在工作上是满腔热情、奋发向上的?大多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