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物理经典习题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关于声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 B. 人的声带是声源; C. 正在发动的摩托车是声源; D. 公路边的高音喇叭是声源。2、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 “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种用纸屑“跳舞”说明物体发声条件的思想方法是;纸屑“跳舞”还能说明声音能传播。3、2012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 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4、下列乐器中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是()A. 鼓 B.笛子 C.吉他 D.二胡5、将耳朵贴在灌满水的长铁管一端,在另一端用锤子重击一下钢管,可听见三次声音,则()2 A.最先听见的是水传播的声音,最后听见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B.最先听见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最后听见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C.最先听见的是回声,最后听见的是空气传播的声音D.最先听见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最后听见的是回声6、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于传播条件的是() A.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屏幕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铃声 B.人们先看到闪电,过一会儿才听见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纸屑,敲鼓时能看见纸屑不停的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通过无线电7、发生地震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 这种做法利用了的传声,而且传声效果要比在里好。8、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 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m/s。3 9、小晶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 10m间的通话,这表明;(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他们改用细金属丝连“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表明:;(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10、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在一次闪电过后3s 才听到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