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论监督职能和监督效果与浅谈人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进展实行的途径汇编浅论监督职能和监督效果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监督意识。人大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是宪法确立的国家体制所决定的,人大监督的性质,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事务权力的体现。行使好这种监督权,才能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违人民的意志滥用国家权力,保证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进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加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宪法教育,特别是在各级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宪法观念,树立法律的权威。其次,要突出监督重点。从目前监督的实践来看,有些地方人大过多地着眼于对“一府两院”日常工作、具体事务的监督。笔者认为,人大监督应当立足于国家权力机关的高度,要把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办案上;要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监督,保证政令畅通;要加强对依法任命的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第三,要进一步完善监督形式。从总体上讲,目前监督形式出现了多样化,但还不够完善,相互衔接不够顺畅,有的形式运用得也不充分。要仔细总结监督工作的实践经验,不断改进监督形式。第四,要法律规范监督行为。在当前人大监督工作中,一方面是监督力度不够,效果欠佳;另一方面也渐显出监督行为不法律规范的苗头。如目前采纳较多的执法检查效果不错,但有些也流于形式。干部述职评议虽不失为监督的一种好形式,但程序不够完善。应当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根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定,仔细行使监督职权。第 1 页 共 3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五,要逐步形成监督网络。目前监督效果欠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网络不够健全。在人大监督内部,横的方面,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人事监督未能有机结合;纵的方面,上下级人大的监督未能很好协调和配合。在人大监督外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审判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也未形成合力。要把上述各种监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的法律有效性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广泛性、及时性、公开性的作用,形成科学有力的监督体系。第 2 页 共 3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人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进展实行的途径发挥人大的职能。人大在经济工作中的职能,不是“干”,而是“看”:以权力机关的视角,视察政府关于进展的决策是不是科学、政绩是不是真实、政风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