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教材教法与教案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第二节语文教学基础知识第二章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第一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运用能力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第三章经典教学案例与教案设计展示第二部分专业知识第一章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第一节文言实词与虚词第二节常见文言句式及其用法第三节文言文的理解第四节古诗词鉴赏第二章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第一节现代汉语第二节汉字第三节词汇第四节句子第五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第三章文学概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二节文学活动第三节文学创造第四节文学作品第五节文学消费与接受第四章现代文阅读第一节现代文分析与理解第二节文学作品鉴赏第五章写作基础第一节写作概述第二节常用文体写作第六章中外文学史第一节中国古诗词赏析第二节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赏析第三节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赏析第四节外国重要作家作品赏析第一部分教材教法与教案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一)初中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真题点睛语文课程是()与人文性的统一。A.工具性B.思想性C.政治性D.情感性【答案】A【名师点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