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专题训练第二讲——记叙文开头与结尾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掌握常用的作文开头方式;2、学习、掌握常用的作文结尾方式;3、能根据行文需要将不同的开头、结尾应用到写作当中。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的讲授结合实例介绍记叙文不同的开头与结尾的方法;2、指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所学的方法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不同写法对作文的影响以及给读者带来的直观感受;2、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写作方法,从框架入手,突破框架限制。二、教学过程1、作文评讲文体:六要素是否完备:叙述顺序:写人/写事:一人/多人/一事/多事:表达方式:优点:哪里还能改进:2、新课导入元代乔梦符在讲“乐府”的时候就提到过“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美;猪肚:内容丰富,健美充实;豹尾:干脆利落,收束有力。在考试中,大部分考生时间非常紧迫,作文质量难以保证,而阅卷老师在千篇一律的作文中容易阅卷疲劳,所以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博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印象分自然不低。疑问:那么,怎样的作文开头才是好的呢?有哪些常见好用的方法呢?3、讲授新课记叙文的开头3.1、阅读示例,探究方法示例A“我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我有一个好习惯》)方法: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要点: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可直接交代人物或通过描写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等点题;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开头就可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背景,进入主题。1示例B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渲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暖巢的小鸟。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面对母亲的目光》)方法:写景状物,渲染气氛要点:文章的开头从写景状物入手,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以此烘托人物,展开故事。示例C伴着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踩着原野初融的残雪,你姗姗走来,明眸含情。你用爱的温馨,使我蜡黄的脸庞泛起红晕;你用爱的吟唱,唤醒我迷茫的信念。我,不再忧郁、沉闷、彷徨,也不再坐等、观望、祈祷,我要振作,寻觅、追回你以及你给我曾经编制过的那个七彩的梦幻!(《情寄春风》)方法:抒情议论,确定基调要点:用几句恰当的议论抒情做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示例D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峭壁上的树》)方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要点:用悬念法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示例E唉,我怎么跟这么个“出土文物”同桌:不买零食,自带饮水;不穿新衣,补丁巴巴;还用布袋缝了个文具盒……浑身上下冒出土气酸气小气。(《我的同桌》)方法:欲扬先抑,波澜起伏要点:就是以退为进,先抑住某一个人或事物,然后确立自己的观点或主题,以达到突出的目的。示例F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待人和善》)方法:巧用修辞,展示文采要点:修辞是作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文章的开头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或对偶等修辞手法,常常会令文章语言风采倍增。示例G“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每当我吟诵这句诗,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真个展现出一幅画来。(《陶醉》)方法:巧妙引用,突出主题要点: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诗句,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3.2、要点点拨记叙文开头的作用,一是点题,二是引出下文。好的作文开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四当。所谓简,就是开头力求简洁明了,不罗嗦重复。所谓新,就是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致。所谓美,就是开头力求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所谓当,就是要符合内容的需要,开头为内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