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龋病 第一章 概述 1.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就病因学角度而言,也可称为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英文) 2. 龋均:每个患者所患龋齿的均数 3. 目前常用反映龋均的指数是龋失补(DMF,decayed-missing-filled)指数,即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因龋补牙数的综合。 4. DMFT 指数反映患者口腔中罹患龋病的牙数。一组人数的DMFT 指数就是受检人群中平均每个个体罹患龋齿牙数。 5. DMFS 指数,S 代表龋病累及的牙面数。更准确地反映龋病流行的严重程度,更具敏感性,更适用于在较短期间内观察龋病的预防效果。 6. 好发牙:恒牙列中,下颌第一磨牙患龋的频率最高,其次是下颌第二磨牙,以后依次是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三磨牙、上颌前牙。患龋率的是下颌前牙。 7. 乳牙列依次是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乳上颌前牙、乳下颌前牙。 8. 好发牙面依次是:咬合面、邻面、颊面 第二章 病因及发病过程 1. 牙菌斑dental plaqu e(名解):软而粘的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牢固地粘附于牙面和修复体表面,由粘性基质和嵌入其中的细菌组成。细菌在其中生长、繁殖、死 亡 ,进行复杂 的物质代谢 活 动 。一定 条 件 下,其代谢 产 物可造 成牙体活 牙周 组织的破坏。 2. 平滑 面菌斑分 为3 层 :菌斑-牙界 面,中间层 和菌斑表层 3. 牙菌斑是由80%的水 和20%固体物质(碳 水 化合物、蛋 白 质、脂 肪 及无 机 成分 如 钙 、磷和氟 )构 成。 4. 牙菌斑的星 程分 为3 个阶 段 :获 得 性膜 形 成和初 期聚 集 ;细菌迅 速 生长繁殖;菌斑成熟 。 5. 获 得 性膜 :是由唾 液 蛋 白 货 糖 蛋 白 吸 附至 牙面所形 成的生物膜 ,由蛋 白 质、碳 水 化合物和脂 肪 组成,功 能 包 括 修复货 保 护 釉 质表面,为釉 质提 供 有 选 择 的渗 透 性,影响特 异 性口腔微 生物对 牙面的附着 ,作 为菌斑微 生物的底 物和营 养 。 6. 蔗 糖 的致 龋作 用要 是通 过一些 细菌酶 的代谢 作 用。其中最主要 的是葡 糖 基转 移 酶 (GTF),其作 用特 征 是:对 蔗 糖 具有 高度特 异 性,不 能 利 用其他 糖 ; 具有 较宽 的pH 作 用范 围(5.2-7.0),与 牙菌斑范 围 一致 ; 有 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