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战后世界经济制度化发展的影响1苏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态度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3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文化动力4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520 世纪后半期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6综合7一、选择题1.(2017·河北保定模拟)杰拉尔德·M.迈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自己创造国际货币弥补逆差这种途径,获得了一种对实际资财的‘自由’主宰权,也可以用这种资财扩大购买外国货物、劳务及资产”。这说明( )A.战后世界经济制度化便利了美国扩张B.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缺乏存在的必要性C.美国因国内商品短缺而大量印制货币D.美国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解析:A 材料中体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可以利用新的经济制度扩大购买外国货物、劳务及资产,说明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故 A 项正确;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是维持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出美国商品短缺,故 C 项错误;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故 D 项错误。2.(2017·广东韶关摸底)1944 年 8 月苏联官方刊物登载:“苏联对战后合作感兴趣,因为这样的合作让美国得以推动并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进程,使我们能够沿着社会经济获得更大发展的道路快步前进。”这表明( )A.美苏两国已就战后合作达成一致B.苏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抱有期望C.全球化的统一市场正式开始运作D.苏联力图缓和与美国的尖锐矛盾解析:B 1944 年 7 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1944 年 8 月”苏联就表达了借助美国发展经济的意图,这与最终苏联未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对比,表明最初苏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抱有期望,故答案为 B 项;A、C 两项中的“达成一致”“统一市场”与史实不符,美苏在战后经济领域的安排未达成一致,苏联被排斥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材料“1944 年 8 月”,此时美苏间依旧是盟友,战略合作是主流,故 D 项排除。3.【经典题】 1971 年 12 月与 1973 年 2 月,美国政府先后两次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纷纷采用浮动汇率,不再承担维护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由此导致( )A.美国丧失世界经济领先地位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C.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D.世界经济陷入无序状态解析: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20 世纪70 年代因欧共体、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