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机工程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人机工程学基础、系统中的人、环境和社会因素、人机工程系统化与信息化。具体包括人体尺寸和作业空间、人的感觉系统——输入系统、人的运动学基础——输出系统、信息理论、人的行为和心理生理状态、人的感性因素、物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人机系统化与信息化。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把人的因素作为设计的主要条件和原则,为设计易用、安全、舒适的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能在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技术方案中体现节能、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发展价值观,以及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相关思政元素:社会责任感、责任心、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尊老爱幼、尽职尽责、爱国精神、科学方法、个人品德、社会公德、道德教育、关爱社会二、教学目标第一,深植家国情怀,培养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第二,培养学生在工业设计问题的技术方案中体现节能、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发展价值观,以及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培养为人民创造更舒适、安全、美好的产品和生活方式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课程思政融入设计元素 1:人机学的思想萌芽在我国源远流长2通过“人机工程学概论”讲述人机学的思想萌芽在我国源远流长;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的讲解,将课程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通过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的讲授,对我国产品设计的发展状况和国情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元素 2:从事物本质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人体尺寸与作业空间”课后调查报告实践环节,将课程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学科研究范式,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教育学生要有设计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元素 3: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人的可靠性及与安全设计中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评价课程案例教学和“三德”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鼓励学生课后开展“设备或工具设计制造的失效引起的事故分析研究”。生产事故、环境污染等都是目前关乎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生产事故的原因,可分为物的原因和人的原因。物的原因是指设备或工具设计制造的失效引起的事故,而人的原因是指在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人机工程学课内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作业行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