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150 篇 1-5(附答案与译文)1 鲁钝不足忧资性①有钝敏②,不可强也。虽然,亦视志之分数③如何耳。如有十分志向,则其诚必④不息,俛⑤焉日有孜孜,毙而后已。则亦无微之不入,无坚之不破。管子曰:“精诚之极也。”唯在有精进⑥之力无退悔之心有广大之愿无休歇之时古人有大就者,往往是鲁毛【注释】①资性:天资,禀赋。②钝敏:笨拙和聪明。③分数:大小。④诚必:诚,实在,的确。必,一定。⑤俛(mian):同“勉",勤勉。⑥精进:努力进取。【阅读训练】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① 资性有钝敏,不可强也()② 如有十分志向,则其诚必不息。()③ 则亦无微之不入,无坚之不破。()()④ 不足为忧.也。()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如有十分志向,则.其诚必不息。A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B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C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D 则亦无微之不入,无坚之不破。三、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① 唯在有精进之力无退悔之心有广大之愿无休歇之时② 译文:四、俗话说“笨鸟先飞早入林”,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条俗语的认识。答:五、文中说“古人有大就者,往往是鲁钝人”,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还是错误?谈谈理由。答:参考答案】一、①强:勉强,强求。②息:停止。③入:深入。破:攻破。④忧:忧虑。二、与例句不同的是 B,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例句和 ACD 项,连词,表承接关2系,那么,就。三、①唯在有精进之力,无退悔之心;有广大之愿,无休歇之时。②只是在于(他)有努力进取的毅力,没有退缩懊悔的心思;有伟大的志向,没有停止不前的时候。四、示例:即使天资愚钝,只要刻苦学习,不断进取,也能超过一般人,取得非凡的成绩。五、提示:本题允许有不同看法,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人的禀赋有的愚钝,也有的聪明,这是不能强求的。虽然这样,也要看他所立的志向大小如何。(一个人)如果有十分的志向,那么他一定努力不止,每天勤勉学习,孜孜不倦,到死才停止。那么,(他)也就没有一个细微(的地方)不能深入,没有一个坚固(的困难)不能攻破。管仲说:“这是最真心诚意的结果。”只是在于(他)有努力进取的毅力,没有退缩懊悔的心思;有伟大的志向,没有停止不前的时候。古时候有巨大成就的人,往往是(有远大志向而天资)愚钝的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