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板块教学”的典范VIP免费

“板块教学”的典范_第1页
1/2
“板块教学”的典范_第2页
2/2
“板块教学”的典范 最早看到《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这本书是在 2009 年冬天,因为我读书时就听老师说余映潮是个教育界前辈,在教学上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于是毫不犹豫的就把这本书买下,捧回去细细地研读,到现在已经看过多遍,但每次读过后都有新的收获,常读常新,我想这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所在吧。今年暑假我又再次伏案细读余老师的这本书,掩卷沉思,有一种“大道至简”背后的厚重之感充溢胸中。纵观十九篇课堂实录,只要是阅读课,余老师基本上都是“三部曲”设计,主要还是通过三个阅读板块来实现教学目标。可是,在这旧瓶之中,余老师却有新酒可饮。这让我忽然明白:设计一堂课不是天马行空的臆想,毫无目的的所谓创新,不是避闪关键的“凌波微步”,而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一堂课彻底解决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教学要有效得多。现把《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一书的阅读感悟与大家共享,以印证自己的浅思陋想。 每个环节,余老师都有各种不同的操作形式: 初读课文,余老师把它们化为这样的板块:进入录音棚,美读课文;读后给文章拟新标题,标题要表现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选读文段,读后分析写人层次……比如在《散步》一课的教学实录中,他对朗读就作出了三层要求:“作为作者,中速、深情地读,要带着微笑,欣赏它修改它”;“读好文章的波澜,好像是你一个人在扮演几个角色一样”;“朗读最后一段,好象是你带着深刻的体会给人家做示范一样”。这三个要求具体实在,又层层深入。想起我自己的课堂,经常是听录音范读一次,学生齐读或自读一次,就开始分析课文了,哪里想过仅仅是初读课文这一步,就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实现方法呢?初读课文,是整个阅读的基础,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只有学生阅读的铺垫做好了,势头蓄足了,后面的理解分析甚至是创造才有可能水到渠成。 再读课文,余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发现文章的美,品读美词美句美情;畅游智慧泉,让我们的发现闪光;寻读课文,以“我学到了,我掌握了,我从中积累了,我从中整理了”等句式续写一个句子;品味语言,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题自选文句联系上下文做简洁的评点;选词——增加积累,选句——提取信息,选段——精读欣赏……比如在《大雁归来》自读课中,教师设计了四个探究问题:试用 10 字以内的句子提取本文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中的大雁(用偏正短语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板块教学”的典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