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 16 课《珍珠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蔓、笼、雏、睑“等 13 个生字及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 3、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方法。 4、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5、 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啊发生变化的过程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安排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珍珠鸟的基本情况。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鸟叫声,同学们,听了鸟叫声,你想说些什么吗? (小鸟太可爱了,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保护环境,……)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另一种鸟。 2.课件出示珍珠鸟图及相关资料,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课题。 3.过渡介绍冯骥才作者。(课件出示作者简介材料)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感受他与小动物相处的和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通过读课文,谈谈你读懂了什么? 3、学生打开语文课本,带着心中的疑问自由朗读。 4、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新词(鸟巢、垂蔓、生意葱茏、斑斑驳驳、眼睑等词及扒、爪、蔓等多音字的掌握)指名读,(加深识记能力)。 5、本文通过记叙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逐步与“我”亲近的具体事例,说明了人与动物之间只要相互信赖,就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精读理解,合作探究 1、理解描写小珍珠鸟外形的句子,体会小鸟的乖巧、可爱。 2、找出文中描写“我”照料与呵护珍珠鸟及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句子,并体会: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体会。(利用幻灯片中的图示理解小珍珠鸟对“我”感情的变化过程。) 教师结合鸟的变化随机重点指导朗读第 8、10 段,体会可爱,然后再自由选择,练读,展示朗读 (1)、一开始躲进吊兰丛中 (2)、渐渐地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3)、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撞灯绳、跳到画框上) (4)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