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期健康教育一、母体、胎儿生理变化(一)母体生理变化先兆临产分娩发动之前,往往出现一些预示孕妇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先兆临产。1.不规律宫缩宫缩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常在夜间出现,而于清晨消失,且局限于下腹部轻微胀痛。2.胎儿下降感初产妇多有胎儿下降感,感到上腹部较前舒适,进食量增多,呼吸较轻快。3.见红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多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所致。若阴道流血量较多,超出平时月经量,应想到是否为异常情况如前置胎盘等。临产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的子宫收缩且逐渐增强,持续30秒以上,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儿先露部下降。产程分期分娩全过程是指规律性的宫缩至胎儿胎盘增出为止,简称总产程。通常被分为三个产程。1.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规律性宫缩到宫口开全。初产妇平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其中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大3cm叫潜伏期,宫口扩张速度是平均每2小时开大1cm,最慢速度每4小时开大1cm。从宫口开大3cm到宫口开大10cm叫活跃期,宫口扩张速度是每1小时开大2cm,最慢速度每1小时开大1cm。2.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约需0.5~1小时。3.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均需5~15分钟,最长不超过30分钟。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约30秒)且弱,间歇期较长(约5~6分钟),随着产程进展,持续时间渐长(约50~60秒),且强度不断增加,间歇期渐短(约2~3分钟)。2.宫口扩张能过肛诊或阴道检查,可以确定宫口扩张程度。当宫缩渐频且不断增强时,宫颈管逐渐短缩直至消失,宫口逐渐扩张。宫口扩张于潜伏期速度较慢,进入活跃期后扩张速度加快。3.胎膜破裂随宫缩继续增强,子宫羊膜腔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膜。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4.排便感宫口开全后,宫缩较前增强,当胎头降至骨盆出口压迫骨盆底组织时,产妇有排便感,不自主地向下屏气。随着产程进展,会阴渐膨隆和变薄,肛门松弛。于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在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称为胎头拨露,直至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也不再缩回,称为胎头着冠。此后会阴极度扩张,产程继续进展,娩出胎头。5.胎盘排出胎儿娩出后,子宫底隆至脐平,产妇感到轻松,宫缩暂停数分钟后重又出现。当子宫体变硬呈球形、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阴道少量流血时,表明胎盘已剥离,即将排出。(二)胎儿生理变化1.宫缩时的短暂缺氧胎儿的氧供应来源于胎盘。当子宫收缩时,子宫螺旋小动脉进入绒毛间隙的血流缓慢甚至停滞,胎儿此时处于缺氧状态。随着宫缩逐渐减弱,于子宫间歇期血流完全恢复。一个正常的胎儿完全能够代偿宫缩时的缺氧而不会出现胎心率的减速。反之,如出现胎儿心率减速或羊水胎粪污染,则表明胎儿缺氧较严重,需尽快分娩。2.分娩机转伴随着每次宫缩,胎儿通过骨盆下降的过程中,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会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骨盆。如果旋转不好或俯屈不良则有可能出现产程异常,发生难产。3.呼吸的建立胎儿的氧供应来源于胎盘,胎肺中不含气体,肺泡被肺内产生的液体可充填。出生后伴随着新生儿最初的啼哭。呼吸建立,空气进入肺,肺泡扩张,胎肺液渐渐被排出肺泡。如果胎儿在宫内缺氧,最初的呼吸未能及时建立,则有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二、营养指导分娩要经历8~10小时,体力消耗大,出汗多孕妇不饮水或不进食可致脱水、酸中毒,影响产程进展和胎儿的安危,所以要关注产程中产妇的饮食。食物要富营养,易消化,清淡、半流或流食,如牛奶、鸡蛋、面条、馄饨、鸡汤,既可补充营养又可补充液体及电解质,鼓励经口营养,尽量减少输液,如输液则葡萄糖输入量不宜超过20克/小时,以免引起高血糖。三、心理调试(一)产妇的心理状态分娩作为重大的生活事件成为产妇心理生理的应激。分娩是否顺利与对分娩过程的认知水平高低密切相关。多数初产妇由于没有分娩经验,对即将到来的分娩感到紧张和恐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