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学生”,构建和谐校园“留守学生”,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亲戚代为教育管理的适龄上学的孩子。这些孩子虽有爷爷奶奶或亲友照料,但他们的成长令人担忧,值得各方关注。中小学,尤其是中学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任务。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未来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需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尊重和成功的快乐,实在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因此,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管理者,我们在抓好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日益突出的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因为它涉及一代农村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农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现结合近年来的实践,谈一些个人观点。一、我校“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我校地处内安溪山区长坑乡,城乡差距较大。几年来,外出务工的人员逐渐增多,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另外受“六合彩”、虚假短信息诈骗等影响,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学校的影响日益严重。现在随着茶乡经济的发展,除了不少家长外出务工之外,不少人长期在外经商,有许多甚至安溪县城、厦门或其它地方买下了房子。长坑乡人口众多,计生情况比较复杂,受户口和经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孩子被留在农村,或留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或让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这些孩子由于亲情的缺失和管理不力,许多人孤独闭锁,心性冷漠,学业荒废,误入歧途,出现了很令人扼腕叹息之事。留守学生为学校教育带来三大难点:1、家庭教育苍白无力。孩子的父母外出,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便受托监管,监管者本身受教育程度有限,还要参加生产劳动,有的要同时监管几个家庭的孩子,可谓身心疲惫,力不从心,想管也管不了,更有甚者对孩子过分溺爱或放任自由,特别是亲属代管,往往充满顾虑,深不是,浅不是,无从下手,因而只顾吃、穿,而不管学习和思想教育,从而导致一些留守学生生活散慢,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生活习惯差,情绪低落且波动大,自我封闭,爱撒谎;花钱大手大脚,脾气暴躁,性格孤僻,嫉妒心强,自卑感重;时有旷课逃学现象发生。2、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由于留守学生的父母外出,往往长辈或代管者监管不力或管理失控,因此这些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学校难以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因而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加上农村现在本身就没有什么人在家里,社会教育这个网络是比较疏漏的,只是学校单方孤军奋战。管理要求过严时,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对立,也很容易导致他们逃学和辍学。3、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留守学生不能很好地受到家庭教育,甚至脱离学校的监管,加之受六合彩、虚假短信息诈骗的影响,许多留守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贪图享受、自由散慢,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况且,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个人生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应有的家庭关爱,再加上受到网吧、游戏机室、成人娱乐场所等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极少数人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农村里总有一些社会青年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经常到学校捣乱。这些人常以小恩小惠引诱他们或用暴力强迫他们,敲诈勒索,打架斗殴,成群结伙闹事。留守学生由于缺乏监管和教育,很容易受到影响。他们受到侵害后有的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有的很快同流合污等等。尤其是留守学生中的未成年少女,极容易成为性侵害的直接目标。一旦受到伤害,由于各方监管都不能及时到位,受害人往往维权艰难。二、留守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1.学习成绩和态度较差。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这些临时监护人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学校的事。许多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在学习上无法给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