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 学年度山东省潍坊市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文史类)2007.2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注意事项: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 或 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参考公式:如果事件 A、B 互斥,那么 正棱锥、圆锥的侧面积公式P(A+B)=P(A)+P(B) 如果事件 A、B 相互独立,那么P(A·B)=P(A)·P(B) 其中 c 表示底面周长,l 表示斜高或母线长如果事件 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球的体积公式P,那么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k 次的概率 其中 R 表示球的半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是纯虚数,则 =( )A.0B.1C.2D.32.抛物线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是( )A.B.C.D.3.用二分法研究函数的零点时,第一次经计算,可得其中一个零点 ,第二次应计算 .以上横线上应填的内容为( )A.(0,0.5),B.(0,1),C.(0.5,1),D.(0,0.5),4.若函数是定义域为 R 的增函数,则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5.已知 a、b 表示直线,α、β 表示平面,则 a∥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a∥,∥B. ⊥,a⊥C.a∥b,b∥D.,a∥b6.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是( )A.B.C.D.7.已知为第四象限角,则等于( )A.B.C.-D.-8.右面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是( )A.5B.10C.15D.209.已知函数是以 2 为周期的偶函数,且当时,2007 ,则的值为( )A.B.C.2D.1110.设,给出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 个B.2 个C.3 个D.4 个11.已知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为,若,且 A、B、C 三点共线(O 为该直线外一点),则=( )A.2007B.C.22007D.2-200712.点 P 是双曲线的右支上一点, M、N 分别是圆=1 和圆上的点,则|PM|-|PN|的最大值是( )A.2B.4C.6D.8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某公共汽车站每隔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