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第 1页(共 2页)高一语文答案1.(3 分)【D】“不要讲究雄伟壮丽的外观”错误。从原文“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即使再雄伟也缺少一条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看,并未完全排斥建筑应讲究雄伟壮丽的外观。2.(3 分)【B】“模西建筑热”与“仿古建筑热”两者不是对比论述。文中并没有说建筑设计的盲从带来的危害。3.(3 分)【B】A 项,“仿效古人、借鉴西方”并非发展创新的必要条件,并且原文对仿古是持否定态度的。C 项,因果倒置,应该是我们的文化与历史,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所以才有北京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的这一举措。D 项,“不能受西方影响”与作者所强调的“融合”“兼容并蓄”观点相违背。4.(3 分)【A】“父子关系紧张”属无中生有。5.①个性鲜明,有主见。父亲让他当律师,而他却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当一名摇滚乐手。②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他到青海茫崖矿区的小镇酒吧里演出,了解到矿工生活状况后,就决定回来考律师,为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③不计名利,有奉献精神。矿难发生,他带领律师团队,义务为所有死难矿工的家属打官司。(每点 2 分,共 6 分。其它答案,分析合理均给满分。)6.(1)直接描写,如:“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儿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这句话运用神态与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看书备考的常远心不在焉;(2)侧面描写,如:小说通过“我”和老李的四个阶段的对话从侧面描写了常远这个有个性、敢于担当、有奉献精神的人物形象。(3)对比手法,如:①外貌表现与内在精神追求的对比。外貌表现时尚、叛逆、感情用事与内在有主见、有社会责任感、有奉献精神形成鲜明对比,刻画出常远这一新时代的青年形象。②“我”和老李对常远前后态度的对比。“我”和老李先是认为常远是一个不务正业,反叛,不愿作律师的青年,后来面对不仅当上了律师,还自愿免费为穷苦人打官司的常远,让我惊讶,感叹、佩服,对比鲜明,突出了常远的形象。(其它答案,分析合理均给满分)7.(3 分)【D】选项中说“5G 精品网络打造、5G 终端使用、5G 融合发展都处于大规模试验阶段”错,原文是说“下一步将开展 5G 规模试验”,并且“力争 5G 终端尽快与用户见面,部分企业有望 2019 年中推出供用户测试使用的手机”。8.(3 分)【D】无中生有,“5G 挑战”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