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论语》读后感作业VIP免费

关于《论语》读后感作业_第1页
1/9
关于《论语》读后感作业_第2页
2/9
关于《论语》读后感作业_第3页
3/9
关于《论语》的课后作业吴必娴48号文学院09中师2班第一周:今天是上论语导读这门课,我之所以选择这门课,因为我希望从孔子中的《论语》中学到一些受益终身的知识和道理。上课之前,心里就充满了期待。课堂上,幻灯片屏幕上显示着“熟读精思,躬行实践”这八个大字,这也是刘汉光老师对我们学习这门课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学习《论语》首先要熟读,读完之后要学会思考其中的道理,最后要把这种道理运用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上。我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学习是为了什么,就是学了书本上的知识,然后把有用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才叫做学之有用,才能够真正地体现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论语》这本书,常常会有人觉得是孔子的著作,其实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们把老师平常与他们讲的话记录下来而已。老师说:“现在著名的作家必须要有自己的作品,而孔子呢?没出过一本书,当这《论语》就出了名,而且人人皆知。”是啊,毕竟在这本书上看到了孔子一些富有智慧的语言,这是值得的,并且是受益人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孔子的生平,也介绍了孔子的一些事情。让我对孔子的认识又加深了认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讲到外国人与中国人的文化差别和态度,让我对于自己国家的人有点失望。谈到中国富有渊博的文化,外国人对此感到很钦佩,但是中国人却不好好保留和发扬这种文化。造成了中国人不懂自己的文化,而外国人比我们更懂。这是一种多大的耻辱,而且也在外国人对于我们的言语中,听到了他们对我们的蔑视。所以我们必须发扬国家的文化,特别是古代时期那种异于他国的、独一无二的文化。第二周:今天,老师想抽查一下同学们背诵《论语》的情况,可是会背诵的情况不是很乐观,老师顿时眉头紧锁。但之后他舒张开了紧锁的眉头,笑着提醒我们:“记得回去要背呀!能背多少就背多少,千万不要偷懒。”我们纷纷点头回应:“好!”接着就开始上课了,讲到《论语》中的学而篇。其中有一则,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就是说孔子说:“父亲在世时,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利,因而只有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时,就要看一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的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对于这一则,我是这样认为的,对于父亲平日不好的言行,应引以为鉴借,提醒自己勿再与父亲犯类似的错误;对于父亲正确的言行,则应终身奉守不渝。如此自然能够在自己日常言行当中,时时缅怀追思父亲,也就能算是孝子了;更进一步,倘若人人皆能作到此一地步,人类社会必能加快迈向良善完美之境界。从这里可见到孔子的智慧啊!第三周:依旧的论语导读课,老师依旧在上课之前让我们读一下《论语》中所教过的内容。我想这一方面老师希望我们养成一个经常读书的习惯,另一方面让我们重读一遍来更好的温习知识,理解其中的道理。接着,又是依旧的背诵环节了,但是很少人敢踊跃地举手背诵,只是一丁点有把握的人而已。老师又一次强调了背诵的重要性,叫我们一定要背。书中有这么一则:“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里子夏所说的是:“与妻子相处时,要尊敬她的贤德胜过喜好她的美貌;侍奉父母则要尽心尽力事;侍奉君主能尽忠职守;和朋友交往要诚实信用,这样的人如果自谦没学过什么东西,我还是认为他算是有学过的人了。”我觉得言之有理,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有什么意义,什么叫学习,学习就是学习做人。如果只是表面上的知识渊博,而在生活中却没有把这种所学的德,所学的礼用在自己身上,那么学了又有何用之处呢?还不是一个无用之人?子夏之言中可以看出他注重人际关系的道德化,无论是对妻子、对父母、对君主、对朋友的方面上,看的出德的重要性。其中包括了忠、孝、信。这也体现了一种道德修养,假若你具备了这些,说明你已经学会了如何做人。在现在社会上,道德现象也十分泛滥,人人都提倡要有道德,可是能称的上的人还是不多呀。也许具备其中的一项要求的人很多很多,但能具备这四项要求的人又有多少呢?所以,德很重要。第四周:今天大概看了一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论语》读后感作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