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章 毒物的处置与毒代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cokinetics,PK)概念: 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主要环节。 毒物代谢动力学(Toxicokinetics,TK) 运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定量地研究毒性剂量下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及其特点, 进而探讨药物毒性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毒代动力学有别于的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是: ①所用剂量远远高于临床所用剂量 ②多为重复多次给药 ③侧重点是阐明药物毒性发生和发展的动态变化规律性。 毒代动力学研究目的: 1、阐述机体与药物(在毒性剂量条件下)接触的强度和时间与药物毒性发生发展的内在关系,明确引起毒性反应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 2、预测药物毒性作用的靶器官(组织),并解释中毒机制。 3、明确是原形药物还是某种特定产物引起的毒性反应,以及毒性反应种属间的差异的关系。 4、探索毒性反应种属之间的差异,明确动物毒性剂量与临床剂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5、为临床前毒性研究的实验设计(如动物种属,试验剂量和用药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第一节 药物体内ADME 过程 一、吸收(Absorption) 1、常用给药途径 : 2、吸收速 度顺 序 依次为:吸入 >腹 腔 >舌 下含 服 >直 肠 >肌 注 >皮 下>口 服 >皮 肤贴 剂。 2 二、分布 (distribution) 概念:药物由血管到组织器官过程和结果。 对分布的影响因素: 1、药物和蛋白的结合率 2、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其他屏障、生物屏障 三、代谢 (Metabolism) 又称代谢生物转化,指药物在体内多种药物代谢酶(尤其是肝药酶)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药物经过生物转化后的四种结果: 1、由活性药物转化成无活性的代谢物(灭活):药物代谢最普通的方式。 2、由无活性药物转化成活性代谢物(活化):如环磷酰胺转化后变成具有抗癌活性的醛磷酰胺。3、由活性药物变成仍具活性的代谢物(活化):如非那西丁转化后变成扑热西痛。 4、由无毒或毒性较小的药物变成毒性代谢物(增加毒性):如异烟肼转化后毒性增强。CCl4 在肝细胞光面内质网的酶作用后才转化为具有强毒力的自由基CCl3·及 Cl·,破坏细胞的膜性结构。 (四)排泄 (Excretion) 药物和毒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形式通过排泄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 毒性剂量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