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3 — 附 件 4: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 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 使学生进一 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 信息、分 析 信息、发布 信息的过 程,逐 渐 养成独 立 思 考 、主 动 探 究 的学习方法,培养严 谨 的科 学态 度 和团 队 协 作意 识。 3 . 使学生树 立 知识产 权 意 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 和相关法律法规,自 觉 抵 制 不 良 信息,依 法进行 信息技术活动 。 三 、教学内 容 结 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 容 由 基础模 块 、职业模 块 两 个 部 分 构 成。 1 .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 )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 到 的基本要 求;*号 部 分 是为适 应不 同 地 区 、不 同 对 象 的教学要 求而 设 立的内 容 ,学校可 根据具体情 况 进行 选 择 。基础模 块 总 的教学时 数 为 9 6 ~ 1 0 8学时 。 2 . 职业模 块 为限 定选 修内 容 ,是结 合基础模 块 进行 的计算机综 合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 数 为3 2 ~ 3 6 学时 。职业模 块 旨 在 提升学生在 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 — 64 — 机 的 能 力 , 教 学 中 可 根 据 需 要 选 择 内 容 。 四 、教 学 内 容 与要 求 ( 一)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 1. 对知识的 教 学 要 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 、初步的 认识。 理解:指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一定的 理性认识, 能 用正确的 语言进行叙述和解释。 掌握:在理解的 基础上, 能 够解决与所学 知识相关的 应用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