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冬农产的意见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部门:为切实抓好秋冬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秋冬农业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耕地复种指数,着力抓好小春粮油生产和冬马铃薯、冬早蔬菜及晚秋作物的综合开发,加快扩大发展优质高效粮经作物,提高优质优价农产品生产比重,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二、目标任务完成秋冬作物种植39万亩,其中种植晚秋作物11万亩(晚秋粮豆4万亩、晚秋绿肥3万亩、晚秋蔬菜4万亩);小春粮豆作物14万亩(小麦9.5万亩、蚕豆2.5万亩、杂粮2万亩);小春油料5万亩;实施冬季农业开发9万亩(冬早马铃薯3.5万亩、冬早蔬菜4万亩、冬玉米0.7万亩、冬大豆0.3万亩、大田种草0.5万亩)。角奎镇发展果园种植0.3万亩(樱桃1000亩、李子2000亩)。实施各级样板4.08万亩,其中小春粮豆样板2.33万亩(小麦样板1万亩、油菜样板1.3万亩),冬季农业开发样板0.45万亩(冬早蔬菜样板0.25万亩、冬马铃薯样板0.2万亩),晚秋作物样板1.3万亩(秋马铃薯样板0.8万亩、秋荞样板0.5万亩。三、措施办法(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秋冬农业生产是我县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小春不小”的思想,及时成立领导组,落实工作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把抓好秋冬农业生产作为恢复生产、第1页共3页灾后自救的重要措施层层抓好落实,实现大春减产小春补、粮食减产经济补的目的。为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在播种结束后,县人民政府将组织检查组到各乡镇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结果纳入对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的年终量化考核内容。(二)精心部署,及早安排。由于今年我县的灾情非常严重,农作物遭受损失较重。各单位、各部门必须及早研究部署,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一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搞好秋冬作物地块规划,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保证技术、服务两到位。二要多渠道筹措支农资金,保证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及早就位,确保秋冬农业生产需要,努力提升科技覆盖率。(三)择优布局,规范种植。按照“宜麦则麦、宜油则油、宜菜则菜”的原则,切实搞好秋冬作物品种布局,重点抓好冬季农业开发区域性品种布局,坚持面向市场、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一是以龙街、奎香为主的高二半山区要加大秋荞的种植,着力发展紫皮大蒜等适宜产业,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二是牛街、柳溪、洛旺等乡镇要以“双低”油菜和晚秋优质蔬菜种植为重点,把扩大种植面积与提高品质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油料作物发展。三是江边河谷乡(镇)要充分利用充足的光热资源等条件,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冬马铃薯、冬早蔬菜、早熟豌豆等。四是各级农技部门特别是乡(镇)农技人员必须深入村、社、农户落实地块,搞好规划,指导农户进行规范化种植,因地制宜发展晚秋蔬菜、秋马铃薯、红薯、秋荞及绿肥等晚秋作物。(四)加强管理,努力提升科技含量。一是狠抓良种推广。今年小麦种植要积极引进和推广加工型硬粒小麦及专用良种,主要以绵阳17、18及川麦109等品种为主,加快劣质、抗病抗灾能力弱的地方小麦品种的淘汰步伐,确保大面积种植良种使用率达80%以上,各级样板(含冬季农业开发)良种使用率达100%;加大专用脱毒马铃薯(菜用)的发展力度;冬早蔬菜要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耐贮运、宜加工且比较适宜我县种植的菜豆及甜脆玉米等特色品种。二是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实行“粮、经、饲”综合搭配种植,重点推广生物多样性种植、优化栽培技术,进一步提升小麦、蔬菜、油料、饲料等作物产第2页共3页值。三是强化田间管理。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秋冬作物种植“精细整地,合理密植,规范种植”,切实抓好移栽、锄草、排涝、抗旱和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工作。小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