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帮扶案例集我校是所位于山区的城乡结合学校, 由于地理、经济等因素制约,我校地学困生较多。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提高我校教育质量,我们课题组所有成员都参与了对学困生的帮扶。现就选取部分典型案例做一汇报。案例一一、案例的具体表现邱宗义是八( 3)班的一名学生,对她的学习成绩我很头疼。她几次的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在50 分左右。总而言之,他对学习不感兴趣,课上沉默寡言,不会听讲,经常走神儿。记忆力、观察力、理解能力较差,反映慢,思维比较迟钝,有自卑心理。二、原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邱宗义是个性格内向的男孩,小时由于家庭原因多次转学, 老是刚适应了新环境又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因此缺乏老师同学的关注, 自己也无法专心学习。(二)家庭因素因为父母知识水平有限, 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辅导, 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因此, 在上学就像昨天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一样,又什么都不会了。上课不回答问题,学习几乎没有长进。再联系家长,家长则表示无可奈何。 只是表示一定会尽全力配合好老师的教育。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学习方面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帮助几乎是零。(三)学校因素由于邱宗义性格内向,又无显著特长,在班上很少有人关注。在实行餐桌式教学后, 他在小组内不参与讨论, 提问不会不能给小组加分,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使他产生了自卑、厌学心理。三、帮扶措施 :(一)唤起自信基于以上分析, 我觉得如果通过什么事能唤起他的自信,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 并以此为起点, 那么他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 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的。 为此我规定每天早读他都必须给我背书,背什么自己决定。 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他的背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二)用“偏爱”激励为了巩固他已有的成绩,我给她吃“小灶”,利用课余的时间,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他的自信心,维护他的自尊心,锻炼他的意志,培养她形成一种“不攻克难题不罢休”的劲头。在课堂上,我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 比如背古诗, 在鼓励中她慢慢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然后是读课文,由于识字的局限,虽然读的不成句子,但同学们也会自发的给她鼓掌以此鼓励。(三)建立良好氛围为了进一步巩固已有成绩,为邱宗义建立有利于进步的氛围,让小组长给组员做工作; 在课堂上将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让他成为能“赚分”的人,提高他在小组内的地位。通过努力,邱宗义现在与同学的关系融洽多了,上课听讲认真,有了显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