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SQLSERVER 2005)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学分:4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32 实践学时:32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前续课程: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动态 WEB技术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学习后,能够熟练掌握 SQL Server 2005 中的基本 SQL 语句、Transact-SQL 语言、动态 SQL 语句、 SQL server 2005 中的内部函数、创建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和表、各种数据类型、实现数据库完整性、查询、视图、各种类型触发器的定义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与应用技术。掌握 SQL Server 2005 中的服务器端各种配置方法、数据库安全性管理、对不同备份的数据库恢复、自动化管理、监视和维护 SQL Server 2005 、性能调整与优化等相关的数据库管理方面的知识。具体要求为: 1、了解数据库基本概念、SQL-Server 2005中文版、SQL-Server 2005的集成开发环境。 2、掌握 SQL-Server 2005 基础知识:实体与联系、关系模型、范式、关键词、资料完整性、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表达式、常用函数。 3、掌握表的基本操作:表的创建、表的打开与关闭、资料表的显示、指针的定位、记录的插入与追加、表的编辑修改、表记录的删除、表的复制、文件间资料的传送、临时表和变量表、表的排序与索引、表的约束。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管理数据库。 5、掌握T-SQL语言的语法规则及编程控制、T—SQL语言的应用。 6、掌握查询、视图的创建及基本操作。 7、掌握SQL—Server的存储过程及存储过程的基本操作。 8、掌握SQL—Server的触发器的作用及其管理。 9、掌握SQL—Server的事务与锁的管理、光标及其使用。 10、掌握SQL—Server的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与管理。 11、了解 SQL—Server应用开发的基本操作。 四、教学总时数分配 主要教学环节 讲课学时 实验(训)学时 总学时数 第一章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 2 4 第二章 数据库的创建 2 2 4 第三章 表与表数据操作 4 4 8 第四章 数据库的查询和视图 8 8 16 第五章 T-SQL语言 4 6 10 第六章 索引与数据完整性 4 2 6 第七章 存储过程与触发器 4 4 8 第八章 备份与恢复 2 2 4 第九章 系统安全管理 2 2 4 合计 32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