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每题 1 分,40 题,共计 40 分)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 )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情绪; B.情感;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 )。C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B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 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 )。A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 )。A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稳定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B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 )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C.奖惩; D.间接强化 12、(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D C.奖惩; D.自我强化 13、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 )的三种模式。C C.同化过程; D.学习过程 14、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B A.基本原理; B.变式; 15、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 ),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的解决。D C.形成表征; D.学习的迁移 16、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 )。A A.人际沟通; B.人际交往; 17、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 )B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18、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 )。A A.社会心理; B.社会知觉; 19、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A A.社会行为; B.社会舆论; 20、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