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五章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VIP免费

第五章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1页
1/7
第五章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2页
2/7
第五章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_第3页
3/7
第五章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无效吸氧 (一)发生原因 1、中心供氧站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 2、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 3、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4、气管切开病人采用鼻导管(鼻塞)吸氧,氧气从套管溢出,未能有效进入气管及肺。 5、气道内分泌物过多,而未及时吸出,导致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 (二)临床表现 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查体: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煽动等。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发生改变。 (三)预防及处理 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在吸氧过程 中随 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 其 是对 使 用鼻导管吸氧者 ,鼻导管容 易 被 分泌物堵塞,影 响 吸氧效果 。 3、遵 医 嘱 或根 据 病人的病情调 节吸氧流量。 4、对 气管切开的病人,采用气管套管供给 氧气。 5、及时清 除 呼吸道分泌物,保 持 气道通畅。分泌物多的病人,宜 取 平卧位,头 偏 向 一侧 。 6、吸氧过程 中,严 密观 察 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 病人是否由 烦躁不安变为 安 静 、心率是否变慢 、呼吸是否平稳 、发绀有无消 失 等。并定时监 测 病人的血 氧饱 和 度。 7、一旦 出现无效吸氧,立 即 查找 原因,采取 相 应 的处理措 施 ,恢 复 有效的氧气供给 。 二、气道黏 膜 干 燥 (一)发生原因 1、氧气湿 化 瓶内湿 化 液 不足,氧气湿 化 不充 分,尤 其 是病人发热 、呼吸急速 或 张 口 呼 吸 , 导 致 体 内 水 分 蒸 发 过 多 , 加 重 气 道 黏 膜 干 燥 。 2、 吸 氧 流 量 过 大 , 氧 浓 度 > 60% ( 二 ) 临 床 表 现 出 现 呼 吸 道 刺 激 症 状 : 刺 激 性 咳 嗽 , 无 痰 或 痰 液 黏 稠 , 不 易 咳 出 。 部 分 病 人有 鼻 衄 或 痰 中 带 血 。 ( 三 ) 预 防 及 处 理 1、 及 时 补 充 氧 气 湿 化 瓶 内 的 湿 化 液 。 对 发 热 病 人 , 及 时 做 好 对 症 处 理 。 对有 张 口 呼 吸 习 惯 的 病 人 ,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五章氧气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