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八章原子吸收光谱法VIP免费

第八章原子吸收光谱法_第1页
1/10
第八章原子吸收光谱法_第2页
2/10
第八章原子吸收光谱法_第3页
3/10
1 第八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8-1 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Atom Absorption Spectroscopy)。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澳大利亚物理学家瓦尔什(A.Walsh)提出,而在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它是基于含待测组分的原子蒸汽对自己光源辐射出来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或光波)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欲测定试液中镁离子的含量,首先将试液通过吸管喷射成雾状进入燃烧的火焰中,含有镁盐的雾滴在火焰温度下,挥发并解离成镁原子蒸汽。以镁空心阴极灯作光源,当由光源辐射出波长为2852Å (285.2nm)的镁的特征谱线光,通过具有一定厚度的镁原子蒸汽时,部分光就被蒸汽中的基态镁原子吸收而减弱。再经单色器和检测器测得镁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即可求得试液中镁的含量。 由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所用空心阴极灯的专属性很强,因此,一般不会发射那些与待测金属元素相近的谱线,所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选择性高,干扰较少且易克服。而且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原子蒸汽中的基态原子数比激发态原子数多的多,故测定的是大部分的基态原子,这就是得该法测定的灵敏度较高。由此可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特效性、准确性和灵敏度都很好的一种金属元素定量分析法。 §8-2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8 -2 .1 共振线与吸收线 原子光谱是由于其价电子在不同能级间发生跃迁而产生的。当原子受到外界能量的激发时,根据能量的不同,其价电子会跃迁到不同的能级上。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第一激发态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同时由于其不稳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跃迁回基态,并以光波的形式辐射现同样的能量。这种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简称共振线);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共振吸收线(亦称共振线)。 根据△E=hυ 可知,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外层电子排布的不同,则核外电子从基态受激发而跃迁到其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也不同,同样,再跃迁回基态时所发射的光波频率即元素的共振线也就不同,所以,这种共振线就是所谓的元素的特征谱线。加之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直接跃迁最易发生,因此,对于大多数的元素来说,共振线就是元素的灵敏线。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就是利用处于基态的待测原子蒸汽对从光源辐射的共振线的吸收来进行的。 8 -2 .2 吸收定律与谱线轮廓 让不同频率的光(入射光强度为 I0υ)通过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汽,则有一部分光将被 2 吸收,其透光强度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八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