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降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 《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高层建筑筏形及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 3#主楼基础为筏板基础,板厚 1.8m ,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整体混凝土工程量约为 3400m 3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挡水板和挡土墙砼为 C30.P6。外加膨胀 抗裂防水剂。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故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少,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我项目部考虑采取如下施工措施。 三、混凝土配合比 考虑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在混凝土级配及施工 2 过程中要注意如下问题: 1、优先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低,收缩小,导温效果好,对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有利。 2、骨料:粗细骨料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应选用10m —30m m 粒径的粗骨料且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 1%,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大于 3%,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控制最佳空隙率以减少泌水。 3、掺加粉煤灰,以降低水化热提高抗渗性能,选用Ⅱ级优质粉煤灰,要求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细度:0.080MM 方孔筛余量不大于 8% 烧失量:不大于 8% 三氧化硫:不大于 3% . 4、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内掺水泥用量 8%-10%的膨胀剂,膨胀剂应为低碱型,同时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掺加高效减水剂以及高强聚丙烯抗裂纤维。 5、施工期间要根据天气及材料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砼水灰比,控制好砼的坍落度,并且应避免在雨天施工。 四、混凝土浇筑方案 4.1、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主楼筏板尺寸较大,为防止冷缝出现,我们采用商品混凝土,两台汽车泵输送浇筑,施工时采取斜面分层、依次推进、整体浇筑的方法,使每次叠合层面的浇注间隔时间不大于 2h,小于混凝土的终凝时间,施工过程中,不得因人员、机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