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述1. 财政:国家或政府为实现其职能以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的分配2 如何理解财政这一概念?(四个特征)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且主要是剩余产品;财政分配的形式主要是价值形式;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3 财政产生条件一、可能性(经济条件):大量的剩余产品出现二、必要性(政治条件):国家产生4 财政学学说(1)亚当斯密:主张财政支出应尽量节省,以建立“廉价政府”;他根据“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的原则” ,把政府职能缩小,财政支出为国防、司法、建设三项;提出税收四原则“公平、确实、便利、经济”。(2)凯恩斯: 主张扩大政府职能和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认为只要政府通过租税、公债、利息等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手段来调节消费倾向、用通货膨胀、 增加工资、 扩大预算赤字等来增加公共投资,刺激消费。(3)我国古代财政思想:藏富于民,培养财源,发展经济以增加财政收入的理财思想管仲(春秋齐国)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王安石(北宋) :因天下之功,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用丘俊(明):理财之道,以生财之道为本财政收支原则:量入为出,量出为入的财政收支原则:周公(西周)建立税制时就提出和实施量入为出的原则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量出为入的原则。使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桑弘羊(西汉)制定的“均输”“平准”两个官方机构★市场、政府、财政1 市场与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一)相同:满足社会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共同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目标(二)不同:作用机制不同:市场:价格/ 供求 / 竞争机制政府:政府财政活动满足社会的需要不同:市场:私人需要政府:公共需要在资源配置所起的作用不同:市场:基础性作用政府:补充作用2 市场失效: 市场经济在其自身运行过程中自发产生的但又不能由市场自身来矫正的缺陷或弊病。原因: 1、无法满足完全竞争市场需要的条件 2 、即使完全满足完全竞争市场需要的条件,仍会出现不理想的效果表现:(1)第一类:竞争失效、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 竞争失效的原因:垄断、不完全市场、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垄断原因:政府政策、自然条件、自然垄断:规模化—规模效应—行业竞争;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私人物品:排他性,竞争性公共物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2)第二类: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3 政府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