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一环境砷污染案例分析【实验目的】根据提供的实际调查资料,熟悉环境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掌握暴露- 效应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并能根据提供的资料线索步步深入,能根据调查结果来评价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实验原理】环境流行病学的剂量 - 反应关系,主要是人群暴露剂量的大小与群体中特定效应的出现频率间的关系;剂量 - 反应关系的存在是剂量与效应依存性的重要依据,是对暴露剂量和所产生的效应之间的一种定量描述,可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 法规及进行危险度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实验资料】某市为一南北走向盲状峡谷小盆地,人口12 万,市区西北侧有一锡冶炼厂。常年风向频率以南风为主,下风侧有二个居民区,约13 个居民点,该厂以生产精锡为主,主要污染物有铅、砷和氟等。该厂每年排入环境中的砷大约9.5 吨,砷排出量占投入量19%,如以污染面积 3km2计算,环境中砷负荷约3.18 吨/km2/ 年。据当地卫生部门资料介绍, 该市曾数次发生急性、亚急性人畜砷中毒事件,严重影响了该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试问:1.为了解该市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2.如何选择调查点?3.如果经过调查得到下文资料, 你应该如何评价该地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实验方法】1. 环境砷暴露状况的调查1.1 环境中砷污染现状的调查结果采集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分别测定其中砷的含量,其测定结果见表1,试问该市是否存在明显的环境砷污染 ?若有, 其污染的途径可能是什么 ? 答:是的,存在明显的环境污染。途径:可能是通过大气、地表水和土壤的耕作层。通过表1 和续表1 的数据来看,在大气、地表水、土壤耕作层的砷含量,污染区A、B都远远大于对照区,至于室内空气、地表水、土壤深层、砷含量、污染区 A、B 和对照区差别都不大,尤其是地下水和土壤深层,说明污染区的砷污染并非来自土壤深层或大自然本身,而是来自表层的、 人为的排放因素。表 1 某市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中砷的含量调查区大气( μ g/m3)室内空气( μ g/m3)日均浓度范围日均超标率( %)年均浓度厨房卧室秋秋冬污染区 A 0.1~6.8 30.0 2.3 3.0 2.7 1.2 污染区 B 0.0~8.0 20.0 1.2 2.0 1.0 0.9 对照区0.0~1.0 0.0 0.2 0.0 0.0 0.0 续表 1 某市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砷含量调查区水源水(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