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一章1、 研究内容 : 定义 : 研究国民经济的构成及其运行, 以及政府用以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 包括:(1)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2)经济波动的根源 ; (3)失业产生的原因;(4)价格上涨的因素; (5)一国如何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 (6)政府政策是否发挥作用长期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平均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投入所产生的产量);投资率;储蓄率;技术进步经济周期经济活动的短期收缩和扩张,衰退期和繁荣期失业失业率(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即正在工作或者找工作的劳动者)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平均价格在一年内上涨或者下降的百分比国际经济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是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广泛贸易和金融联系贸易失衡:贸易盈余和贸易赤字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和货币政策(关于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政策)经济总量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对加总方法的运用以及对总消费、总投资和总产出等经济总量的强调;加总(对单个经济变量求和得到经济总量)宏观经济学家讲授经济学,宏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数据开发;实证分析(考察某项经济政策的经济后果,而不是关心这些经济后果是否合意)和规范分析(泥土判断某一特定政策是否应该加以使用)3、存在分歧的原因古典主义:个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看不见的手使得价格和工资能够快速调整从而使所有市场保持均衡; 各个市场平稳运行, 价格和工资快速调整以保持所有市场均衡,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的调节速度较慢,导致失业等现象的产生;政府增加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从而扩大对产出的需求美国滞涨: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单一的经济模型特点: 1,个人、厂商和政府在产品市场,资产市场和劳动市场上相互作用;2,对个体行为的分析师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知道原则:假设需求、意愿、机会和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个体和厂商都力图使自己的经济满意度最大化) ;3,在长期内, 两者都认为工资和价格能够充分调整以实现产品,劳动和资产市场的均衡;4,工资和价格的调整速度处在平衡位置第二章国民经济的构成和度量1,国民收入的核算:产量,收入和消费的测量国民收入账户经济活动总量测量指标;1),产出法:产品总量,在生产中间过程中被消耗的产品除外增加值法,通过将所有生产者的增加值求和来衡量经济活动2),收入法:产品生产者所得到的收入包括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