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肠梗阻导管知识患者健康教育宣教VIP免费

肠梗阻导管知识患者健康教育宣教_第1页
1/18
肠梗阻导管知识患者健康教育宣教_第2页
2/18
肠梗阻导管知识患者健康教育宣教_第3页
3/18
肠梗阻导管知识患者健康教育宣教演讲人汇报日期目录03肠梗阻导管的护理02肠梗阻导管的放置方法肠梗阻导管简介0101肠梗阻导管简介肠梗阻导管简介肠梗阻导管是用保守性疗法积极地对肠梗阻进行改善01和治疗时需要使用的一种导管。导管插入梗阻部位的直接上部进行吸引减压,可以将患者咽下的空气和肠道中的食物吸引并排出,从而解决梗阻症状。0202肠梗阻导管的放置方法肠梗阻导管的放置方法通过胃镜引导,将导管放置在梗阻部位,并妥善固定导管。首日置管长度为100~130厘米,之后每日下滑5~50厘米,最终滑入长度为210~280厘米。将导管用胶布固定干耳廓,鼻孔与耳廓间要留有足够长度(10~20厘米)。每日在靠近患者鼻部导管处滴少量液状石蜡,以利于肠梗阻导管随肠蠕动向下滑动。若外接负压球,则应及时倾倒引流液,防止引流液过多使导管脱出。导管置入成功后立即接上一次性负压引流袋,记录导管鼻腔外的长度。用绳子打活结将导管1固定于患者耳廓后,鼻孔与活结间留有5~10厘米长度,以便于肠梗阻导管随着肠蠕动向下滑动。203肠梗阻导管的护理肠梗阻导管的护理病情观察生活护理体位与活动安全护理保持引流通畅营养支持肠梗阻导管的护理心理护理拔管护理观察并记录引流肠液的量、颜色、性状及引流速度。引流量=吸引量一冲洗量(吸引量一定要大于冲洗量)。在冲洗过程中每小时听诊肠鸣音。注意患者腹部体征、生命体征,每日固定时间听诊肠鸣音、测量腹围。常规每3天监测一次血生化全套及血常规,以及时发现出血、肠穿孔、腹腔感染等并发症。肠梗阻导管的护理病情观察肠梗阻导管的护理生活护理患者在置管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细菌滋生,口腔护理每天2次,口唇干燥时可用温开水湿润。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拍背咳痰每天2次,以防止肺部感染。由干置管导致患者咽喉疼痛不适的,可给予雾化吸入每天2次,以减轻不适。肠梗阻导管的护理体位与活动01健康状况允许的患者最好取半卧位,每天下床适量活动,每次15~20分钟,每天4~6次。下床活动可促进患者肠02蠕动,有利于导管达到、通过梗阻部位。安全护理在置管期间患者可能发生的意外包括导管脱出、导管破裂或断裂、导管胃内打结、导管阻塞、气囊破裂等。主要的护理措施包括患者取半坐卧位,防止导管打折、扭曲;护理人员每班记录患者鼻腔外导管的长度,并在交班时对此内容进行交接。及时倾倒负压引流袋内容物,防止引流液过多、过重使导管脱出。嘱患者床上翻身勿用力过猛,避免造成气囊移位或破裂。加强对患者的陪护,防止意外拔管的发生。切勿使用止血钳等器械用力夹闭管道,以免管壁破损,可使用附带的封止塞夹闭或开放管道。肠梗阻导管的护理肠梗阻导管治疗过程中保持持续负压吸引至关重要。每天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并记录弓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及时倾倒。如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600毫升或者引流物十分黏稠,则应及时予以冲洗。肠梗阻导管的护理保持引流通畅营养支持由于肠液大量丢失、禁食、禁饮等原因,肠梗阻患者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因此对肠梗阻患者应常规给予营养支持。早期营养支持以肠外营养为主,后期经肠道减压后,患者逐渐恢复肛门排气,可经肠梗阻导管给患者鼻饲营养制剂。营养制剂可从250毫升葡萄糖开始,逐渐过渡到短肽,直至全营养素。此外,液体量也可逐渐增加。在营养支持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和肛门排气情况。肠梗阻导管的护理心理护理置管后,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咽喉部疼痛不适,疼痛往往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双重影响。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其配合治疗。肠梗阻导管的护理拔管护理在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肛门排气后,可停止负压吸引。指导患者进食,继续观察患者有无肠梗阻症状。若观察1周未发现梗阻症状,腹部平片显示无肠管积气及液气平面,则提示梗阻已解除,可遵医嘱拔出肠梗阻导管。拔管时先抽出气囊内蒸馏水,然后匀速缓慢拔出导管,以免一次拔出过快而牵拉肠系膜,从而引起患者腹痛不适。肠梗阻导管的护理感谢聆听汇报人姓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肠梗阻导管知识患者健康教育宣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