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十二章 煤矿冲击地压 第一节 概 述 一、煤矿冲击地压的定义 煤矿冲击地压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井巷或采场周围岩体在力学平衡状态破坏时,由于弹性变形能突然释放而产生的急剧、猛烈的动力现象。 二、冲击地压的发生情况 表12-1是部分矿区发生冲击地压的情况。 表12—1 矿井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特征 矿区 矿名 发生时间 发生次数 发生深度 m 采煤方法 煤层特征 顶底板岩石特征 典型现象及特征 抚 顺 胜利 1933 44 250 倾 斜 分 层 M>10m α =1°~ 25° Rc=1.02~ 1.74kN/cm3 E=2.38~ 3.25*10kN/cm2 f=1.1~ 2.0 顶板,油页岩: Rc=2.00~2.03 kN/cm2 E=36.7*102 kN/ cm2 底板泥灰岩: Rc=3.79~ 6.76 kN/cm2 E=22~ 39.7*102 kN/ cm2 经常发生煤炮、弱冲击和强冲击如龙凤矿工作面发生冲击矿压(1978.5.13 ),震感强烈,造成四处冒顶,冒落煤炭约138t。在胜利矿还拌有煤与瓦斯突出,最大震级 M s=2.5~ 2.8 老虎台 1955 30 上 行 水 砂 龙凤 1975 675 充 填 法 北 京 门头沟 1947 288 200 刀 柱 法 M=0.6~ 13m 倾角 由缓 到急 Rc=2.07~ 3.87kN/cm2 E=7~ 10*102 kN/ cm2 f=1.1~ 2.0 顶板为中粒石英砂岩: Rc=15.07~ 22.25 kN/cm2 E=68*102kN/ cm2 底板灰色粉砂岩 Rc=9.94~ 16.26 kN/cm2 E=44*102kN/ cm2 多次发生在掘进头\煤柱及煤柱下方。有巨响,抛出煤炭,顶板下沉,底臌。如门头沟工作 面 发生冲击地压( 1959.8.3 ),顶底板移 近0.3m,木柱折断 600 余根,有感震动半径 5km,震坏房屋 67间。又如房山矿还曾震塌巷道164m 最大震级 M s=3.0~ 3.8 房山 1958 17 520 城子 1961 14 370 大 同 永定庄 1962 16 200 刀 柱 法 M=0.7~ 6.0m α =2°~ 7° f=3~ 4 顶板为 中粒 砂岩、粗砂岩: Rc=4.0~ 7.0 kN/cm2 E=27~ 49*102 kN/ cm2 砾岩: Rc=4.7~ 8.0 kN/cm2 E=24.1~ 27.4*102 kN/ cm2 常有煤炮,在回采工作面和巷道内均有发生。如忻州窑刀柱工作面上出口处突然发生冲击矿压(1983.4.30),顶底板震动,顺槽煤柱与顶板离层1~ 5cm,宏观深度1.5m,大量的煤从帮抛出,顺槽巷道 4/5的断面被堵 最大震级 M s=2.5~ 3.1 煤峪口 1972 7 290 忻州窑 1981 26 240 2 续表12-1 矿区 矿名 发生时间 发生次数 发生深度 m 采煤方法 煤层特征 顶底板岩石特征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