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PP 项目融资模式概念 一、PPP 项目基本定义 PPP 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公私合营模式(PPP),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 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该模式比较适用于公益性较强的废弃物处理或其中的某一环节,如有害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 圾 的焚 烧 处理与填 埋 处置 环节。这 种模式需 要 合理选 择 合作项目和考 虑 政府参与的形式、程序 、渠 道 、范 围 与程度 ,这 是值 得 探 讨 且 令 人困 扰 的问 题 。 从 各国和国际 组织对 PPP 的理解 来看 ,PPP 有广义和狭 义之分。 (一)狭义定义 狭 义的 PPP 可 以理解 为一系列 项目融 资模式的总 称 ,包 含BOT、TOT、DBFO 等 多 种模式 狭 义的 PPP 更加 强调 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 制 和项目的衡 工 量 值 2 (ValueForMoney)原则。 (二)广义定义 PPP 是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的简写,中文直译为“公私合伙制”,简言之指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虽然私人部门参与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已有很长历史,但 PPP 术语的出现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在此之前人们广为使用的术语是Concession、BOT、PFI 等。广义 PPP 可以分为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大类,其中: 1、外包类 PPP 项目一般是由政府投资,私人部门承包整个项目中的一项或几项职能,例如只负责工程建设,或者受政府之托代为管理维护设施或提供部分公共服务,并通过政府付费实现收益。在外包类 PPP 项目中,私人部门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 2、特许经营类 项目需要私人参与部分或全部投资,并通过一定的合作机制与公共部门分 PPP 模式担项目风险、共享项目收益。根据项目的实际收益情况,公共部门可能会向特许经营公司收取一定的特许经营费或给予一定的补偿,这就需要公共部门协调 好 私人部门的利 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