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美机场管理模式比较 随着机场属地化改革的实施,我国机场的管理模式和经济效益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机场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调整好自身的发展策略,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对我国民航整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深入研究和学习国外的机场管理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机场属地化改革的过程中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机场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机场管理模式与我国的机场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改进机场管理的政策建议。 我国机场现状和与航空发达国家的比较 2 0 0 1 年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运输机场 1 4 3 个,机场密度为 0 .1 5 个/万平方公里,其中,年旅客吞吐量1 0 0 0 ~2 5 0 0 万人次的机场有 3 个,5 0 0 ~1 0 0 0 万人次的机场有5 个,2 0 0 ~5 0 0 万人次的机场有 1 2 个、在 1 0 0 ~2 0 0 万人次的有 8 个。2 0 0 1 年我国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 4 8 7 4 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1 0 0 万人次以上的 2 8 个2 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 3 0 3 3 万人次,占总量的 8 8 %;其余1 1 5 个机场(占全国机场总数的8 0 %)中,5 0 ~1 0 0 万人次的有1 4 个,1 0 ~5 0 万人次的有2 3 个,吞吐量在1 0 万人次以下的机场有7 8 个(其中有6 5 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不足5 万人次),吞吐量1 0 万人次以下的小机场占我国机场总数的5 5 %。 我国机场的发展存在着以下特点:一是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大型机场初具规模,3 个城市的4 个机场承担了 5 8 6 7 万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总量的近 4 0 %,平均旅客增长率 1 4 .4 %,这些机场虽发展趋势依然迅猛且经营条件良好,但尚未形成枢纽机场的能力;二是以省会城市、东部地区沿海发达城市以及西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干线机场,成为了航空运输的中坚力量, 这些机场承担了 7 1 6 6 万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总量的近 5 0 %,平均旅客增长率 1 1 %,显示出了较强的发展势头;三是占全国机场总量8 0 %的1 1 5 个中小机场,仅承担了约 1 0 %的运量,其中占全国机场总量5 5 %的7 8个小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不足1 0 万人次,上述机场绝3 大部分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经营环境十分脆弱,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 美国作为航空最发达的国家,一直处于世界航空运输发展的第一位。其国土面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