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VIP免费

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1/28
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2/28
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3/28
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我们的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在世纪之交纵览世界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具有主动学习精神、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潮流。美国提出了“2061”工程,从课程改革入手,打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界线,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前不久颁布的《美国 2000 年教育目标法》中又增加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内容,专门设置了思维技艺、创造技艺和创造活动等课程。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也先后提出要培养学生创造力或创新能力的教育方针,重点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见创新为本的教育思想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教育思想。在国内,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有关文件与重要讲话中把“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等多种场合,精辟论述了“创新”对于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性。我国“211 工程”、“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先后出台并正在组织实施,其宗旨也在于建立符合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1999 年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无疑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需要,国际竞争、国家与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反思教育现状,我们不能不正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考试成绩高却缺乏创新能力,是不是我们的教育缺少创新人才生长的土壤?我们要发展科技,是否需要国民的创新素质?应试教育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摧残?应该承认的是,我们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重视专业、知识、学术本身的技术性使用意义,而轻视其作为塑造人、改造人的人文性质上的意义;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学术理性的完美性,轻视社会现实的实践性;在教学目的上重视文化传承,轻视知识创新。这几“重”几“轻”正是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创新能力低下一类畸形发展的症结。我们相信应试教育不是传统教育的全部,但却集中暴露了传统教育的积弊,其对学科知识过分强调、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校教育过于封闭等,确实阻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扼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在世界多极化、思潮多元化、人的发展多向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学生留出自主发展的空间,为学生各种素质的健康发展和优化培养奠定2基础。其时以“创新”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