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级党政班子成员向同级纪委全委会述廉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会述廉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一、述廉的实践意义述廉是我党实行党内监督的一项制度,是指要求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报告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和带头执行廉洁从政规定的情况以及对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严格要求的情况。它是在党内针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进行民主监督的一项新措施,对于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领导干部提高廉洁从政的意识。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向同级纪委全委会述廉可以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抓经济建设是成绩、抓党风廉政建设同样也是成绩的正确政绩观,增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意识。二是有利于领导干部提高群众观念和服务理念。述廉活动是面对面对领导干部的勤廉度进行现场测评,使“工作廉不廉,群众也有发言权”的科学考核方式得到逐步确立。述廉活动能够改变个别领导干部以往存在的以“领导者”自居的错误思想,使述廉人员产生危机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在自觉不自觉中强化群众观念,明确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增强服务理念,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有利于拓宽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渠道。一直以来,纪委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同级领导班子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有效监督,是纪委监督工作的一个难点。通过述廉活动就可以拓宽监督渠道,前移监督关口,强化党内监督,抓住监督工作的主动权,探索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途径。四是有利于构筑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述廉活动的开展,可以为纪委全体委员提供一个监督领导干部的新平台,增强行政工作的透明度,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和依法行政。同时,通过述廉活动,可以促使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做好联系第1页共12页和服务群众工作,及时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五是有利于进一步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向同级纪委全委会述廉,不但可以延伸多层次、全方位的干部监督工作体系,而且有利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促使全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处理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问题,把广大干部的精力引导到干事业、谋发展上来,全力打造一支想干事、多干事、不出事干部队伍。二、可能存在的问题(一)监督难免乏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往往都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弱。特别是作为党内监督专门机构的纪委,既接受同级党委领导,又负责监督同级党委,难免会存在监督乏力的现象。(二)述廉难讲真话。一是述廉的党政班子成员对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个人廉洁自律中存在的问题敢不敢、能不能讲真话。二是纪委委员在听取述廉报告后,敢不敢、能不能对述廉对象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三)问题整改难到位。在工作中,如果重过程、轻效果,好差、优劣奖惩不明,尤其是对那些述廉“作秀”的人员缺乏刚性的要求和硬性的处理措施,就会导致述廉流于形式,监督整改难以到位。三、关于述廉试点工作建议在整个述廉活动中,召开述廉会议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决定着述廉的效果和成败;述廉结果的应用则是这项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搞好高质量的述廉工作,应抓好以下五个关键环节:一是参会人员组织。参加会议的人员,除了全体县纪委委员出席外,还应邀请上一级纪委的领导同志参加进行指导和监督,增强会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选取一部分同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普通群众代表及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参加会议,述廉对象所在单位领导班子第2页共12页其他成员、下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这样,使述廉对象接受更大范围的监督,真正在思想上感受到一种接受监督的压力和震撼。每个述廉对象向会议作述廉报告后,与会的县级领导、纪委委员和其他人员应进行评议,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述廉和评议之后,印发测评表,对述廉对象进行现场测评。二是确定述廉对象。鉴于试点工作的探索性质,为了便于掌控,每次确定述廉的党政领导干部应控制在一定数量以内,以1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