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司”正义VIP免费

“有司”正义_第1页
1/8
“有司”正义_第2页
2/8
“有司”正义_第3页
3/8
1有司”正义周戊丁“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这是 2016 年全国课标 1 卷中文言文阅读的一道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选择判断题。“有司”一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三次:一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是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还有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后来的中学语文教材只剩下前两篇。不管怎么说高考考这个文化常识应该是不越大纲不出教材的。题干中指出“有司是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的判断固然是错误的。但是这个判断为什么是错误的,有一些人并不明就里,有些人是靠感觉做出的判断,只有少数考生是靠记忆理解来判断的。其实“有司”不仅仅是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还包括朝廷之外的地方各级官员。全日制初中语文课本《出师表》下注释为“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商务出版社《古汉语词典》注释为“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也泛指官吏。”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词典》注释为“有司:主管的官吏。”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则直接说“指官吏”。权威的教科书、学界权威专家编的大型工具书都说“有司”是指官吏,那么“有司”确实是只指“官吏”吗?如果指官吏又是指哪些有具体职务的官吏?是所有的官吏,还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吏?以上所举各工具书都语焉不详,致使人们对“有司”一词的理解也就只好依权威工具书的说法,笼统称古籍中的“有司”为“官吏”了。“有司”被工具书界定为“官员”或“官吏”,主要是指先秦汉魏时期的古籍。唐宋以后“有司”有了比较宽泛的解读和多义的理解,也可以是尚书省各部各司的代称。其实中国历史上的“有司”确实大多指官员而不是某个部门,可是也常常出现翻译为“负有专责的官员”讲不过去的现象。如明《徐文长传》:“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一句中“有司”翻译为“主管官员”或“负有专责的官员”都讲不过去。为了厘清“有司”一词的准确定义,笔者对于古籍中能够收集到的“有司”的章句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期寻本清源,匡正本义。2《书•大禹谟》:帝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在这里《尚书》所引的大禹的话是说:与其杀掉无罪的人,宁肯自己陷于不常的罪。帝爱生命的美意,合于民心,因此人民就不冒犯官吏。“有司”在此处指“官员”,表达的是君王有好生之德民众就不会和官府作对,不会和官员冲突。《孟子》:邹与鲁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有司”正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