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儿心肌炎的症状小儿心肌炎的症状是很多人都很关注的问题,专家提出,心肌炎是儿童常见的心脏疾病,临床宝贝至于表现轻重不一预后大多良好。发病前1~3 周常用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史,如感冒、肠炎等,多有轻重不等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咽痛、肌痛。轻型患儿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仅表现心电图异常。 不同年龄段儿童临床表现不一。小婴儿可表现为吃奶差、烦躁、 哭闹、 嗜睡、恶心、 呕吐等,幼儿可有懒动、长叹气等表现,较大儿童常诉胸闷、心慌、头晕乏力、心前区痛或不适小孩等, 听诊心音低钝, 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电图可表现为频发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明显ST-改变或传导阻滞等, 重者 24 小时内突然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紊乱, 称为暴发性心肌炎, 表现为烦躁不安、问题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湿冷、趾指端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闻及奔马律等,甚至可出现抽风、昏迷,危及生命,需要争分夺秒的抢救。2. 小儿心肌炎要做哪些辅助检查?各种检查的特异性表现是什么?怀疑心肌炎时,应做以下检查:(1)血清心肌酶谱和心肌肌钙蛋白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早期多有升高, 其中以来自心肌的同工酶CK-MB特异性强, 且敏2 感性高, CK-MB升高是诊断心肌炎的一个主要指标。血清谷草转氨酶( AST)、α - 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乳酸脱氢酶( LDH)在急性期也可升高,但恢复较快,其中乳酸脱氢酶特异性较差,许多疾病如感冒、肠炎、肺炎、发热等都可引起其升高,故不能单纯以心肌酶一项指标升高作为诊断心肌炎的依据,需要结合临床症状、 体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综合考虑。肌钙蛋白 I 或 T 早期可升高,是诊断心肌炎的另外一个主要指标。(2)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 ASO)和 C反应蛋白 (CRP)测定: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沉、ASO和 CRP一般正常,如异常需排除风湿性心肌炎。(3)心电图:常有以下几种改变:①ST-T 改变:以 R波为主的2 个或 2 个以上导联( I 、 II、 aVF、V5)ST 段下移或抬高, T波低平、双向或倒臵,具有动态改变且持续4 天以上;② QRS低电压;③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阻滞、束支传导阻滞; ④各种类型的频发早搏, 以室性早搏最常见, 也可见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扑动、房性颤动等;⑤窦性心动过缓。(4)动态心电图:有明显心律失常如频发早搏、传导阻滞者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观察早搏次数、 心率次数、 传导阻滞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