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 “参考值” 是以一定数量的、具有明确背景资料的(可区别于阳性状况的)人群所测得的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包括 95%测定值)得到的范围。有时对定性测定结果,用“正常结果” 代替“参考值” 。临床实际应用中,还会采用“医学决定水平” 或“临界(Cutoff)值” ,“医学决定水平” 系指经综合分析参考值与病理值的分布并结合专家的临床经验而制定的,可作为临床处理的“阈值” 。化验结果会因生理变异和实验变异造成误差,“医学决定水平” 往往能够避免由此导致错误的治疗。 例如:葡萄糖的参考值为 3.6~6.1mmol/L,若空腹血糖>7.0mmol/L 可考虑为糖尿病,<2.8mmol/L为 低 血 糖 症 ; 血 清 钾 的参考值3.5~5.3mmol/L , 若 <3.0mmol/L 为 低 血 钾 、 且 应 予 治疗,>5.8mmol/L 应查找原因,>7.5mmol/L 须予以治疗。这些提示不同处置的各个阈值 统称为“医学决定水平” 。 凡疑有肝脏疾病或其他疾病影响肝脏者,必须检查该组合。肝功能包括以下指标。 1、肝细胞损害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 或称 GPT)代表胞浆酶,肝细胞炎症肿胀、膜透性改变时进入血浆而增高,>300U/L 提示急性肝细胞损害;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或 GOT)主要代表线粒体酶,其增高提示相当一部分细胞发生坏死或崩解。 2、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有白蛋白(ALB)、凝血酶原、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等,它们若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ALB减少可造成白/球蛋白(A/G)比例倒置。前白蛋白的半衰期比白蛋白短得多,故更为敏感可靠 3、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指标: 总胆红素(TB)包括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前者可由直接胆红素(DB)代表,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可由 TB 和 DB 相减来估计。胆汁形成和分泌减少(如胆囊炎)会造成结合胆红素增高。 胆红素产生增多(如溶血性疾病)、肝脏摄取障碍(如 Gilbert 病)引起的黄疸是非结合(游离)胆红素增高,由于非结合型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此时血浆胆红素很高、尿胆红素却阴性;若血浆和尿液中都阳性则提示结合胆红素升高。 4、肝功能正常与否的最敏感指标: 总胆汁酸(TBA),唯有肝功能完全正常时,TBA<10umol/L。餐后 2 小时 TBA(参考值<20umol/L)则是更敏感的肝功能指标。 5、其他指标: r-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等在肝功能异常时都可增高,淀粉酶在肝功能衰竭时极度降低。GGT>150U/L 常有肝胆系统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