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冲压件工艺资料VIP免费

冲压件工艺资料_第1页
1/9
冲压件工艺资料_第2页
2/9
冲压件工艺资料_第3页
3/9
钣金冲压工艺性优化 一、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钣金冲压工艺性,优化产品设计中非产品功能需要的工艺,进而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推进“面向制造的设计”工作的开展。 二、性质: 满足产品功能需要前提下的工艺优化 三、适应范围:车身所有冲压件的工艺性(除底盘件) 四、内容: I、冲裁基本工序 1. 弯曲 弯曲应该在靠近弯曲处设定正负半度以补充弯曲后的回弹。 同一平面有多重弯曲时, 应设置相同的弯曲方向。 避免在大钣金件上设置小弯曲。 低碳钢钣金件上,弯曲半径 R≥1T,不锈钢等高强钢板 R≥3T 2. 扩孔 两个扩孔边缘之间的距离 L:L≥8T。 扩孔边缘与件边缘之间的距离 L:L≥4T。 扩孔边缘与弯曲、翻边之间的距离 L:L≥4T+R。 扩孔边缘与成形状之间的距离 L:L≥4T+R。 3. 锥形孔 最大深度 L 沿着硬件的角度方向满足,L≤3.5T。 硬件与锥形孔的接触必须在 50%以上。 两锥形孔边缘之间的距离 L:L≥8T。 锥形孔边缘与弯曲、翻边部分之间的距离 L:L≥4T+R。 4. 凹点 最大半径 Rmax≤6T, 其最大深度 H≤0.5R 凹内。 凹点与孔的距离 L: L≥3T+R 凹内。 凹点与材料边缘的距离 L: L≥4T+R 凹内。 凹点边缘与弯曲的距离 L: L≥2T+R 凹内+ R 弯 两凹点之间的距离 L: L≥4T+R 凹内 1+ R 凹内 2 5. 凸座 最大半径 Rmax≤6T, 其最大深度 H≤0.5R 凸内。 凸点与孔的距离 L: L≥3T+R 凸内。 凸点与材料边缘的距离 L: L≥4T+R 凸内。 凸点边缘与弯曲的距离L: L≥2T+R 凸内+ R 弯 两凸点之间的距离L: L≥4T+R 凸内1+ R 凸内2 V 形凸座的最大高度H: H≤3T。 6. 翻边(包括翻孔) 不带缺口翻边部分的宽度W:W≥2.5T+R 翻消除翻边应力的工艺缺口处翻边部分的宽度W :W≥2T+R 翻翻边形式如下: A 形式不可取,宽度太窄;C 形式工艺性好,优先采用。C 形式与产品要求干涉时,采用 B 形式工艺进行优化。 6.4 翻边工艺缺口:是否需要加工艺缺口取决于翻边宽度和 R 的比值(如下图) 6.5 翻孔:最大翻孔高度按公式 Hmax =0.5D(1-Kfmin)+0.43rd+0.72t 7. 圆孔 孔直径φ :一般钢板φ ≥1T;不锈钢等高强度钢板φ ≥2T。 两孔边缘之间的距离L:一般钢板 L≥2T;不锈钢等高强钢板 L≥3T。 孔边缘与制件边缘之间的距离L:孔的直径 10T≥φ ≥5T,应是 L≥2T;孔的直径φ ≤5T,应是 L≥1.5T R 孔边缘与翻边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L≥2T+R。...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冲压件工艺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