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孔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成因及防治措施 1 、缩孔 缩孔是指成孔后孔内局部段出现孔径小于设计孔径的现场。在下钢筋笼前可以用探孔器检查是否出现缩孔。缩孔主要与桩基处的土层性质和泥浆性能及孔内、外水头差有关,若在地层中含有遇水膨胀的塑性土或泥岩则易出现缩孔。另外,软弱土层在土压作用下想孔内变形也会产生缩孔,对于这种情况,施工过程中泥浆比重越大,孔内泥浆顶面标高与原地面标高的高差越大,出现缩孔的可能性就越小。若检查出有缩孔现象,可重新用冲击锤在缩孔处刷孔,同时提高孔内水头高度进行处理,处理后应尽快浇筑,防止在此出现缩孔。 2 、塌孔 塌孔是指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壁坍落现象。若出现孔内水位突然上升溢出空外,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应该怀疑孔壁出现坍孔,可用探测仪探头或测深锤探测验证。 在沙性土层的冲孔过程坍孔问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坍孔的主要原因是孔内泥浆问题,若泥浆不能形成很好的泥皮,泥浆就没有良好的护壁作用,很容易出现坍孔现象,所以在沙性土层中冲孔,必须配制合格的泥浆,其稠度必须与土层性质相适应。另外若孔内泥浆的比重过小或孔内外水头差过小都容易出现坍孔现象。 对冲孔过程中的一般坍孔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若在下好钢筋笼后出现坍孔现象,则必须重新清孔,孔底沉渣厚度达到规范要求后再灌注混凝土,用混凝土填充坍孔的空隙。若出现严重的坍孔现象,坍孔造成的扩孔过大,可用优质粘性土回填至坍孔处以上不小于1m的高度,待其沉实后再重新冲孔。 3、成孔偏斜 成孔偏斜是指成孔后孔道不垂直,大于L/100,或孔道弯曲。在冲击锤自护筒向孔底的下沉过程中观察钢丝绳的位置变化可以判断是否成孔偏斜。 在钻孔成孔中容易出现成孔倾斜,冲孔成孔于是靠冲击锤的重力作用成孔,只是冲击锤的冲程合理,就不会出现孔道偏斜现象。有写作业人员为了提高进尺,在冲孔过程中不管实际地质情况如何都用大冲程,这样就容易造成孔道偏斜。若发生成孔偏斜,可以用冲击锤刷孔进行校正。 4、冲击锤掉落 冲击锤掉落主要是由于钢丝绳断裂造成,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对钢丝绳进行检查,发现钢丝绳断丝率超过规范要求就必须更换。出现冲击锤掉落后,要保持泥浆循环,防止沉渣过厚增加打捞难度。冲击锤掉落可以用打捞插、打捞钩、绳套等进行打捞。 5、卡锤 卡锤问题也是很常见,主要原因好似孔壁上有探头石,或较大的孤石在冲孔中从孔壁滑落,卡住冲击锤,或者是在软弱岩层中夹有较薄的硬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