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管的构造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管壁厚不宜小于3mm,直径宜为200~250mm;直径制作偏差不应超过2mm,导管的分节长度可视工艺要求确定,底管长度不宜小于4m,其他每节长度2.53m ,接头宜采用双螺纹方扣快速接头; 2 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可取为0.6~1.0MPa; 3 每次灌注后应对导管内外进行清洗。 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 2 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0.8m; 3 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差,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 4 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灌注时间应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灌注过程中的故障应记录备案; 5 应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超灌高度宜为0.8~1.0m,凿除泛浆高度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等级。每根桩灌注到顶后应注意超高800m m 的质量,承包人应检查标高。标商按设计标高加800m m 进行检查。 三、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下灌注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为180~220mm;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60kg/m3(当掺入粉煤灰时水泥用量可不受此限); 2 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40%~50%,并宜选用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并应满足,粗骨料可选用卵石或碎石,其骨料粒径不得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1/3。 3 水下灌注混凝土宜掺外加剂。 4 砼的初灌量必须计算确定:一般要求导管插入桩内砼内深度为1500m m ; 5 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沉渣厚度严禁大于50m m 。 6 本工程混凝土初灌量不得小于1.8m3。砼初灌量要保证将导管内水全部压出,并能将导管初次埋入砼内1~1.5m深。 四、清孔 清孔目的是除去孔底沉淀的岩渣和泥浆,以保证桩底和灌注的钢筋混凝土质量,保证桩的承载力。 第一次清孔。成孔后,用测绳下挂 0.5Kg 重铁砣测量孔深,核对至设计位置后,进行清孔。清孔时遵守以下原则: 1、清孔后泥浆比重控制在 1.05~1.15 之间,粘度<22s,含砂率≤3% 2、及时补充足够的泥浆或清水,始终保持桩孔中泥浆面稳定 3、清孔后检查孔底沉渣符合冲孔灌注桩规范施工允许的范围内时(<5cm),立即安放钢筋笼。 当钢筋笼安放好、导管下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