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常见的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构造: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块状构造;有用矿物含量占 80%以上,矿物集合体为不定形状、分布无方向性且结合紧密,无空洞。 块状构造 massive structure 由磁铁矿和钛铁矿(含量>80%)及少量硅酸盐矿物组成,矿物集合体致密无空洞,分布无方向性。 2、浸染状构造:在脉石矿物基质中有 30%以下矿石矿物集合体,粒径一般小于 0.5cm ,它们呈星点状较均匀地散布于矿石中。当矿石矿物含量大于 30%时称稠密浸染状构造。 浸染状构造 disseminated structure 铬铁矿集合体(黑色)形态不规则,一般<0.3cm ,含量少,一般<30%,呈星散状较均匀的分布于蛇纹石化橄榄岩中。 3、斑点状构造:矿石矿物集合体呈近等轴状斑点,斑点大小较均匀,粒径多数可达 0.5cm ,分布较均匀且无方向性称斑点状构造。当斑点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且分布不均匀时,称斑杂状构造。 斑点状构造 辉钼矿集合体(<0.3cm )呈近等粒状斑点,沿矽卡岩的孔隙、微裂隙呈稀疏星散状分布 4、条带状构造:由不同成分或成分相同而颜色不同、或结构不同的矿物集合体在一个方向,彼此相间分布构成条带。 条带状构造 构造特点:铅锌硫化物(黑色)和石英(白色)相间呈半环状沿脉壁分布。 5、角砾状构造:一种或多种矿物集合体构成角砾,被一种或多种矿物集合体胶结。 角砾状构造 brecciated structure 围岩的破碎角砾被含有辰砂的石英、方解石胶结。 6、晶洞状构造:在矿石或围岩的空洞内,生长具有一定晶形的矿物集合体(矿物一般垂直裂隙或空洞壁生长),保留有部分空洞称晶洞状构造。洞内的矿物晶体群称为晶簇。 矿石结构:是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也包括矿物颗粒与矿物集合体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自形结构:矿物颗粒在结晶充分的条件下,按其生长习性形成相对完整的晶体形态。 自形粒状结构 idiomorphic granu lar tex tu re 铬铁矿(白色)自熔体中结晶,早于硅酸盐矿物(已蛇纹石化)呈自形粒状,部分颗粒棱角被硅酸盐溶蚀明显发生圆化。 它形结构:矿物颗粒在结晶条件较差条件下或受到外部条件干扰,不能按其结晶习性生长,呈不规则状或异常晶体形态出现。 他形粒状结构 allotriomorphic granu lar tex tu re 黄铁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