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凤凰古城沱江镇及民居建筑型制概况VIP免费

凤凰古城沱江镇及民居建筑型制概况_第1页
1/10
凤凰古城沱江镇及民居建筑型制概况_第2页
2/10
凤凰古城沱江镇及民居建筑型制概况_第3页
3/10
凤凰古城沱江镇及民居建筑型制概况 凤凰县名的由来,据《凤凰厅志》记载:"凤凰之名因山受",在《湖南省志》中亦有:"凤凰营,即凤凰山。在县治西50 里 "。从县境现已出土的文物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凤凰为"五溪苗蛮之地",属楚国疆域。[1]( P.1)现县城所在地沱江镇则是因其坐落在美丽的沱江河畔而得名的。(见图1)沱江镇古称镇竿,自古即为湘西苗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明清时,为五寨司城,也是辰沅永靖兵备道和镇竿总兵的衙门驻地,是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2]现在遗留的城池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 1715 年) [3], 总面积14km2, 古城区0.9km2。 凤凰县城沱江镇是于2001年 12 月 27 日才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101 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它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古镇中解放前修建的民宅约占大半。据专家统计明清两代特色民居建筑就有120 栋之多[4],其主导建筑年代应为清代至民国时期。[5] 关于凤凰古城的建筑人文,并非想象中的苗文化特色,可以从其城镇居民组成窥见一斑。虽然,据1957 年统计:凤凰全县约有19.3 万人口,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到54.6%以上。[1]( P.13) 但凤凰县城沱江镇的居民过去却是汉人远远多于苗人和土家族人。沈从文在《凤凰》里也写道"(小小山城)地方居民不过五六千,驻防各处的正规兵士却有七千。"其历史根源在于清代近一二百年内,沱江镇作为镇苗军政重地,都不许苗民在城区居住,凤凰城区存在的意义都在于防苗镇苗,苗民难于在城区立足。[6]因此在沈从文儿时凤凰古城的主要居民是汉人和部分满人是可信的。而苗民主要还是居住在深山中,凤凰境内的苗文化主要集中于凤凰西北山区的苗寨里,而在凤凰城中还是汉文化唱主角。当时统治苗疆的当地最高官员有江西籍、贵州籍等外地人,并有许多江西人在此经商致富,凤凰至今还有江西会馆的遗址--万寿宫注1。凤凰城在军事上易守难攻,自然成为高官眷属居家的大后方。于是沱江镇的民居建筑自然便溶入江西、贵州等当时主流徽派建筑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创造了一定的自己特色的湘西建筑,成为湘西及周边广大地区的建筑主导样式。 古城内的民居建筑风格主要有两种:一是沿河岸采用了苗族、土家族的干栏式吊脚楼结构形式,二是沿街铺面及各街巷房屋主体以典型的汉族穿斗式和部分抬梁式木结构为主,山墙多采用具有徽派特征的马头墙风格。 2 民居脊饰及组成 2.1 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凤凰古城沱江镇及民居建筑型制概况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