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复习总结 二. 教学过程: (一)考点点拨:在初中光学部分中重点内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前两部分比较简单。难点在于光的折射之一部分,而光的折射部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我们初中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那么本节课我们就重点复习、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跨越障碍 <1>凸透镜成像规律怎样记忆 首先我们先复习一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 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 v=2f (2)当 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 f2f (4)当 u2f 时相比较) 由上面1,2、3 我们可以总结出物和像的位置关系,即物在 2f 之外时,像在 1f----2f 之间 物在 1f------2f 之间时,像在 2f 之外 物距u=2f 时,像 v=2f 所以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成实像时物和像的位置称为“互异性” 成虚像时单独记忆就可以了。 例 1. 凸透镜的焦距f=10cm,蜡烛原来放置在离凸透镜 25cm 的地方,当逐渐靠近 12cm时,像距如何变化,以及像是怎么变化的? 点拨:凸透镜的焦距为 f=10cm, 25cm>2f,此时成缩小的像,像在 1f-----2f 之间 2f>12cm>f,此时成放大的像,像在 2f 之外。 所以当从 25cm 向 12cm 靠近时,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同学们可以根据我们刚学习的互异性解答,更简便。 例2.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移到距凸透镜45cm 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 ) A. 放大的实像 B. 缩小的实像 C. 等大的实像 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点拨: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f<u<2f,即f<30cm<2f,由此可判断焦距的范围是15cm<f<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