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图像放大算法VIP免费

图像放大算法_第1页
1/10
图像放大算法_第2页
2/10
图像放大算法_第3页
3/10
一、 图像放大算法 图像放大有许多算法,其关键在于对未知像素使用何种插值方式。以下我们将具体分析几种常见的算法,然后从放大后的图像是否存在色彩失真,图像的细节是否得到较好的保存,放大过程所需时间是否分配合理等多方面来比较它们的优劣。 当把一个小图像放大的时候,比如放大 400%,我们可以首先依据原来的相邻 4 个像素点的色彩值,按照放大倍数找到新的 ABCD 像素点的位置并进行对应的填充,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的大量的像素点,比如 p 点的色彩值却是不可知的,需要进行估算。 图 1-原始图像的相邻 4 个像素点分布图 图 2-图像放大 4 倍后已知像素分布图 1、最临近点插值算法(Nearest Neighbor) 最邻近点插值算法是最简单也是速度最快的一种算法,其做法是將放大后未知的像素点P,將其位置换算到原始影像上,与原始的邻近的4 周像素点A,B,C,D 做比较,令P 点的像素值等于最靠近的邻近点像素值即可。如上图中的P 点,由于最接近D 点,所以就直接取P=D。 这种方法会带来明显的失真。在A,B 中点处的像素值会突然出现一个跳跃,这就是出现马赛克和锯齿等明显走样的原因。最临近插值法唯一的优点就是速度快。 2、双线性插值算法(Bilinear Interpolation) 其做法是將放大后未知的像素点P,將其位置换算到原始影像上,计算的四個像素点A,B,C,D 对 P 点的影响(越靠近P 点取值越大,表明影响也越大),其示意图如下。 图3-双线性插值算法示意图 其具体的算法分三步: 第一步插值计算出AB 两点对 P 点的影响得到e 点的值。 图4-线性插值算法求值示意图 对线性插值的理解是这样的,对于AB 两像素点之间的其它像素点的色彩值,认定为直线变化的,要求e 点处的值,只需要找到对应位置直线上的点即可。换句话说,A,B 间任意一点的值只跟A,B 有关。 第二步,插值计算出CD 两点对P 点的影响得到f 点的值。 第三步,插值计算出ef 两点对P 点的影响值。 双线性插值算法由于插值的结果是连续的,所以视觉上会比最邻近点插值算法要好一些,不过运算速度稍微要慢一点,如果讲究速度,是一个不错的折衷。 3、双立方插值算法(Bicubic Interpolation) 双立方插值算法与双线性插值算法类似,对于放大后未知的像素点P,将对其影响的范围扩大到邻近的16 个像素点,依据对P 点的远近影响进行插值计算,因 P 点的像素值信息来自 16 个邻近点,所以可得到较细致的影像,不过速度比较慢。 图5-双线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图像放大算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