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将随时间发展,其发展规律可以通过土体固结原理进行数值分析来估算。但是由于固结理论的假定条件和确定计算指标的试验技术上的问题,使得实测地基沉降过程数据在某种意义上较理论计算更为重要。通过大量的沉降观测资料的积累,可以找出地基沉降过程的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的变形规律,还可以根据路基施工时的实测沉降资料和已取得的经验进行估算,是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根据经验沉降预测一般要经过 3~6 个月恒载(或预压)的观测才能建立。曲线回归法法是变形预测最常用的方法,德国无碴轨道的经验,认为当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低于 0.92 时,所确定的沉降变形趋势是可靠的;当预测的 6 个月以后的沉降与实际沉降的偏差小于 8mm 时,说明预测是稳定的,但要达到准确的预测还要求最终建立沉降预测的时间 t应满足下列条件 s(t)/s(t=∞)≥75% 式中: s(t): t时间的沉降观测值; s(t=∞): 预测的总沉降。 通常利用沉降资料进行预测路堤沉降随时间发展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双曲线法 双曲线方程为: btatSSt0 (3.3.2-1) bSSf10 (3.3.2-2) 式中:tS — — 时间t时的沉降量; fS — — 最终沉降量(t=∞); S0— — 初期沉降量(t=0); a、b——将荷载不再变化后的3组早期实测数据代入上式组成方程组求得的系数。 沉降计算的具体顺序: (1) 确定起点时间(t=0),可取填方施工结束日为 t=0; (2) 就各实测计算 t/(St-S0),见图 3.3.2-1; (3) 绘制 t与 t/(St-S0)的关系图,并确定系数 a,b 见图 3.3.2-2; (4) 计算 St; (5) 由双曲线关系推算出沉降 S~时间 t曲线。 图3.3.2-1 用实测值推算最终沉降的方法 图3.3.2-2 求a,b 方法 双曲线法是假定下沉平均速率以双曲线形式减少的经验推导法,要求恒载开始实测沉降时间至少半年以上。 2 固结度对数配合法(三点法) 由于固结度的理论解普遍表达式为: teU 1 (3.3.2-3) 不论竖向排水、向外或向内径向排水,或竖向和径向联合排水等情况均可使用,所不同的只是 、 值。 根据固结度定义: ddttSSSSU (3.3.2-4) 式中: Sd ――瞬时沉降量; S ――最终沉降量。 由式(3.3.2-3)和式(3.3.2-4)联立可得: )1(ttdteSeSS (3.3.2-5) 为求 t时刻的沉降,上式右边有四个未知数,即 S、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