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内刚度与平面外刚度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平面内”和“平面外”。 平面内就是指和载荷作用方向一直的方向,平面外就是和载荷作用方向垂直的方向。 通常所说的楼板平面内的刚度无限大,是指在水平荷载(地震和风等)作用下,在水平面内可以视为刚体,在该平面内的每一点的位移都是相等的,此时它的截面高度可以认为是整个楼的面宽或进深。而平面外方向就是指楼板的结构厚度,结构厚度通常仅仅为十几公分,和整个楼的面宽或进深的十几米或几十米相比起来,就小多了。 刚性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平面外刚度为零!即忽略了竖向刚度,因此,要考虑楼面梁的翼缘效应!(《高规》5.2.2) 弹性楼板6:真实计算面内刚度和面外刚度——采用壳单元,最符合实际情况,可应用于任何工程;但实际上,在采用本假定时,部分楼面竖向荷载将通过楼面的面外刚度直接传递给竖向构件(柱。墙等),导致梁的弯矩减小,相应的配筋也减小,与实际情况有差别!可应用于板柱结构! 弹性楼板3:假定无平面内刚度,而平面外刚度是真实的——采用厚板弯曲单元。可应用于厚板转换层结构! 弹性膜:真实计算平面内刚度,忽略平面外刚度——采用平面应力膜单元计算!可应用于工业厂房结构、体育场馆结构、楼板局部开大洞结构及平面弱连接结构! 强度定义 1、材料、机械零件和构件抵抗外力而不失效的能力。强度包括材料强度和结构强度两方面。强度问题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强度问题指各种断裂和塑平 面 内 刚 度 与 平 面 外 刚 度 --第 1页平 面 内 刚 度 与 平 面 外 刚 度 --第 1页性变形过大的问题。广义的强度问题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有时还包括机械振动问题。强度要求是机械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 材料强度指材料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各种力学性能指标。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化学成分、加工工艺、热处理制度、应力状态,载荷性质、加载速率、温度和介质等。 按照材料的性质,材料强度分为脆性材料强度、塑性材料强度和带裂纹材料的强度。①脆性材料强度:铸铁等脆性材料受载后断裂比较突然,几乎没有塑性变形。脆性材料以其强度极限为计算强度的标准。强度极限有两种:拉伸试件断裂前承受过的最大名义应力称为材料的抗拉强度极限,压缩试件的最大名义应力称为抗压强度极限。②塑性材料强度:钦钢等塑性材料断裂前有较大的塑性变形,它在卸载后不能消失,也称残余变形。塑性材料以其屈服极限为计算强度的标准。材料的屈服极限是拉伸试件发生屈服现象(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应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