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创设托班幼儿生活化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是孩子从完全依靠父母,开始向自理过渡的阶段,是培养和训练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教师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把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幼儿园教育目标之一,然而许多托班幼儿家长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认为这些琐事,大人随手就可以做的,何必让孩子劳神;还有的认为孩子还太小,缺乏应用的能力,一切代劳也是理所当然。家长在生活中给予过多的照顾,很少给孩子独立行事的机会,致使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依赖性强,意志薄弱。导致了“2>5”现象的出现:在幼儿园里的 5 天教育比不上孩子 2 天在家里受到的影响。孩子的成长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双方互相配合、支持,取得协调,才是有利于孩子良好发展的教育合力。本学期我们对幼儿在入厕、盥洗、吃饭、穿脱鞋子等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环节进行了幼儿自理能力的观察培养。案例描述:1、穿脱鞋子案例xx 每天午睡后起来,都是第一个穿好鞋子,跑到我面前让我看。可是今天,XX 起来后,没有马上穿鞋,起初是在床上磨蹭,我说“XX每天穿鞋都很棒,今天还是自己快快地穿鞋,一会儿穿好了,让别的小朋友给你鼓掌。”XX 这才拿起了鞋子。可还没提上就又脱了2/9下来,看一旁小朋友做事,我走过去,“XX 也来穿鞋,看谁穿得快。”XX 又一次拿起鞋子摆弄起来,还是不想穿。我仔细看了一下鞋子,又套在她脚上试了一下,有些紧,怪不得她不穿。我再次让 XX 抠着鞋后,自己托着鞋底向上送了一下,鞋子穿好了。下午,妈妈来接 XX 我和她进行了交流,妈妈说:“在家都是我给穿的,每天起床都磨蹭,穿鞋还挑,非穿这双鞋。”听后我说:“象这样不合适的鞋子最好是收起来,这样做一是不给她挑的机会,二是她现在是各种自理能力的学习期,提供合适的着装、鞋子,有利于她操作,体验成功,从而建立自己来的信心。”“XX 在班上一直都很能干,自己穿鞋子,在家里也要耐心的鼓励她,自己来做。”我又叫过来 XX,当着她妈妈的面说:“XX 是我们班穿鞋最棒的孩子,回家让妈妈也看看我们 XX 自己穿鞋,妈妈要是看到了一定会奖励你小红花的。”2、入厕自理能力案例XX 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会自己脱拉裤子、穿脱鞋子、洗手。这天,XX 忽然在厕所间叫了起来:“老师我不会提裤子。听到这种声音,我感觉很奇怪:XX 今天怎么了?是裤子紧?还是不舒服?等我看到她时,所有的猜测都不对。她穿的裤子是她一...